第928章 最后的疯狂备战(第2/2页)

哪怕不考虑牛筋弩弦的材料缺口,光是木材和金属机关件的加工能力,以曹操剩下的两个半州的工业产能,整个冬天也就生产两万多把粗制滥造的弩木架。

而牛筋的巨大缺口,导致这些弩里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张上质量合格的弦,剩下五分之四,只能是用动物皮革代替动物筋腱为弦。

而且这些皮革都无法保证都用牛皮,到后来连弹性不太好的猪皮都全用上了,才填补了这个缺口。

皮革都拿来造壮丁新兵用的劣质弩了,曹军在这个冬天的军备器械扩充阶段,皮甲的制造也就被彻底放弃了,以至于新扩那么多部队,却完全没有增加任何士兵甲胄供应。

最多是给屯长以上的新扩军军官配了甲,至于什长伍长和普通士兵,都是全员无甲,或者说“布甲”。

皮甲都没有,铁甲扩产就更不用说了,哪来那么多钢铁浪费。所有的钢铁都被拿去给新兵造长矛枪头,或者是弩的关键机关件。

还有少量钢铁被造成了箭簇,但占比也极低。好在民用的“卷笔刀型”木杆车床在关东地区也略有普及,曹军车木头枪杆箭杆的产能倒是足够,可以再生产数百万根没有金属箭头的木箭。

这些木箭的尖端,就是跟刚削尖的铅笔一样,然后用皮弦而非筋弦的劣质弩射出去,能有多少杀伤力就完全听天由命了。

因为这种弩也只能紧急生产两三万把,所以曹军里不少新兵弩手上战场的时候,都被要求只是先配个铁头短矛、拿个木盾站在前排弩手战友身后。

一旦前排弩手被对面射死了,出现了缺口,就让后面的临时弩手顶上去,捡第一排死了的弩手的弩继续输出。

而如果前排弩手是被敌军近战冲锋、贴身砍杀了,那后排的“预备弩手”也就没远程输出的机会了,直接拿着短矛木盾肉搏上吧。

没办法,谁让曹操的拉壮丁扩军需求那么急呢,只能粗制滥造到这一步了。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曹操刚刚对上刘备时,好歹曹军总兵力还有五十万。

后来豫州战场正面一年相持下来,至少折损五万以上。

冀州战场上的曹军倒是有一半多曹军在程昱、张郃的指挥下撤回了黄河南岸,只有夏侯渊为代表的半数兵力被歼灭,所以河北方面曹操算是“丢地盘多,有生力量损失相对少”,最后损兵也在四万多。

淮南战场李典和曹真是成功撤退的,这两部人马逃了出来,曹仁和曹休才是被全歼、刘勋为代表的袁术旧部则是投降。所以淮南总折损也在五万人以上。

整个华夏战场加起来,曹操一年被歼灭的有生力量超过十五万人。

所以在深秋的重新拉壮丁扩军之前,曹操的正规军兵力,从年初的五十万下降到了三十五万。

不过,这一次最新的冬季扩军规模着实夸张,还几乎把从河北裹挟到河南的青壮年男子,全部充军了。

扩军后曹军的总人数,反而还远远超过了年初时的五十万,但质量也随之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