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咱也是官了(第2/2页)

张纯跑了,也不是冀州官场平叛不利,而是冀州这边派去杀贼的都尉、别部司马,全部奋力奋战了,效果也很好,但猝不及防被没料到的幽州胡人接应了张纯,才导致了张纯没抓住!

所以,首先发现逆情的功劳,是冀州的!

首先出兵平叛的功劳,也是冀州的!

导致平叛没能彻底完成的罪过,是幽州的!

贾琮这个老官僚,内心瞬间就总结出了他该向朝廷重点陈述的三项要害。

咱贾某人可没有罪,还是非常尽忠职守的!

朝廷要追究,也该追究幽州刺史陶谦!

想到这儿,贾琮也不避着李素,就当着他面吩咐手下:“来人呐,请仲治来。”

不多时,就有一个文官服饰的属吏趋步而来:“使君有何吩咐?”

原来,他就是刺史的文学从事辛评。

贾琮头也不抬地吩咐:“你照着这个,帮我拟定一道给朝廷上奏的表章,要强调幽州胡人与张纯的暗中勾结——你懂我的意思吧?”

辛评连忙点头:“属下明白,就在这里写么?”

作为常年给刺史代写奏表的笔杆子,辛评当然知道如何揣摩领会领导的意思。

“你就在旁边写,明早就要送去京城的。”

贾琮最后交代了一句之后,重新转向李素,摸了摸胡子,斟酌着说:“既然贼情已经清楚,当初许诺尔等的封赏,也该兑现了。

刘备是安喜县尉,是朝廷授予的官职,我不适直接调动,还是等上奏之后,看朝廷如何任命。你原先是中山督邮张善的书掾对吧?现在既然已经无职,我便征辟你为书佐。”

这是命令式的口吻,由不得李素拒绝。

但李素也不想拒绝,因为他知道,这只意味着一个起步官职,重要的不是什么职务,而是得到了任命后,依然可以为贾琮去雒阳上表。

比官职更重要的,是眼下的差使。

只要有差使,李素相信凭借着他的本事到了京城之后,肯定可以很快换官职的,到时候只要有人赏识他,给他更高的征辟,贾琮也没法不放手。

“谢使君大恩!”所以李素非常干脆利落地行礼感恩。

贾琮捻须思索,扭头问辛评:“仲治,功曹、簿曹等曹,何处有书佐空缺?”

辛评心中一凛,谨慎答道:“功曹有空缺,但功曹掌人事考评……”

贾琮摆摆手:“没关系,只是先放一放。某手头,比三百石的掾属,也没几个,再高也不合适。”

辛评也就不再坚持,只是心中暗忖:这家伙,只是靠告密起家,居然也能跟咱只差半级了!

辛评是刺史的从事,是正三百石的官,刺史手下其他那些“曹”的从事官,也是正三百石。而李素被任命为“曹”的书佐,相当于是曹从事的副手,是比三百石的。

真是走运的佞幸小人啊!告密就告到比三百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