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宣宁(第3/4页)

“这还差不多。”

天光和煦,凌烨抱着楚珩,回吻了过去。

……

八月十三,册封宣宁侯、授官京兆府牧的圣旨昭告内外,且不管这“京兆府牧”到底是实衔还是虚官,公卿大臣们都能从中得到一个准确的信号——漓山东君日后就要长留帝都了。

不过对皇后来说,宣宁侯也好,京兆府牧也罢,这些都不妨碍他继续做成天和陛下腻在一起的御前侍墨,封侯授官不过是衣服上不再穿天子近卫服了,改穿——

和陛下每日常服配色协调一致的衣裳。

今日八月十五,中秋朝宴上的穿着也是如此。

大胤历来的惯例,晚上留给群臣阖家团圆赏月,凡节庆朝宴一体设在中午。

从一品京兆府牧当然有列朝宣政殿的资格,但昨日楚珩被凌烨弄得睡过了头,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宣宁从来不早朝,有什么事床上就禀了,他才懒得早起跟凌烨一块儿去点卯。

于是今日朝宴便成了新晋的宣宁侯首次现身人前,亦是漓山东君自昌州回京后的一个月以来,头回在正式场合列席。

凡有点品级在身,够格踏进麟德殿的文武大臣、世家贵子一个不落地全都来了,一边相互寒暄客套,一边伸长了脖子等着东君前来,好一探究竟。

但宣宁侯到的很晚。

他是和陛下一起来的,手里还牵着个小太子。

一直都知道御前侍墨很漂亮,从前只是穿着寻常的天子近卫服,都挡不住一身端艳殊绝的气质。更何况今日,丹朱色的妆花织金袍一上身,就勾勒出最清嘉的身形品貌,贵而不靡,华而不浮,天光下微微一笑,能晃到人的心坎上。

不知是不是因着过节,陛下今日也少有的穿了件鲜亮的衣裳,是比丹朱红更深一些的赫赤色,织金绣龙,行走间英俊而耀眼。

这两个美姿仪的人走在一起,有种难以言说的相谐,他们进来的刹那,仿若天光汇聚,满室生辉,既教人移不开眼,又教人不敢多看。

中秋朝宴意在君臣同乐,因是宴饮,且宴前并无祭祀,故而不拘于穿公服,群臣俱是常服前来,加之前线战事平定在即,四海归一有望,宴上的氛围十分松快。

皇帝升座,众臣平身。宣宁侯带着黏他不放的小太子入了席,他的位次十分靠前,就在丹陛之下,也在……钟平侯之前。

不久之后,“太后”也从侧边过来了,臣工们再次起身行礼。远远地瞧不清切,只见太后被身旁的大宫女搀扶着,宫装雍容满头朱翠,但行走间难掩步伐虚浮,似乎是病了似的。

众人心里都清楚的很,敬王谋反大势已去,如今已是必死的局,太后上了年纪,膝下又只剩这一个亲生孩子,光愁都能愁出一身病来。

中秋朝宴这样的场合,看着皇帝君临天下,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受群臣参拜,四海宾服,她如何能不堵心忧惧?可毕竟是先帝继皇后,担了天子嫡母的名头,朝宴的时候,还是得要出来晃一圈。

“太后”落了座,宴席也随之开始。三杯水酒敬过,气氛渐渐热烈起来,不知不觉间,“太后”就像隐了形似的,再无人注意。直到宴至中途,一首雅乐终了,她起身离席,众臣才恍然想起高台上还有个太后。稀里糊涂地恭送走了,记忆中便只留下太后病了、身子不太好这一个印象。

宴席上依旧热闹,几杯热酒入腹,心里存了勇气,便有人开始想寻新晋的宣宁侯敬酒了。恰好明日还是他生辰,不过前些时日送礼的时候就闻说,东君并不打算办宴,这杯贺酒只有这时候祝了。陛下也轻笑着点了头,放任他们去罐皇后的酒,不仅不拦着,还笑看默许。小太子跑到了清和长公主席上,和景行做伴去了,倒是不用担心他会好奇偷尝酒吃。

宣宁侯和他从前做御前侍墨的时候没什么变化,一样的好说话,第一个敬酒的人举杯,他还莞尔笑了笑。有了个开头的,后面的自然就跟上了。

东君似乎心情很好,凡敬酒来者不拒,一家家的举杯对饮过去,很快就到了钟离楚氏这里,众人表面上继续欢愉宴饮,眼睛和耳朵却都支起来看向了钟平侯。

东君和这个生身之父的关系很微妙,钟平侯的有眼无珠都快成了世家贵族圈的笑柄,只是没人当面说罢了,毕竟再怎么说,东君身上都还流着楚弘一半骨血,何况还有那一双楚弘抚养大的龙凤胎姐弟,是东君心头割舍不下的牵挂。

此时此刻,钟平侯脸上的神情说不上有什么欢欣,他坐在那里就感觉到了无数嘲弄,四周打量的目光像针一样朝他刺来,让他坐立难安。

到钟离楚氏了。

钟平侯这个做父亲的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儿子敬酒,虽然这个儿子无论是能力还是地位如今都在他之上,而且这种超然的卓越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是坐在其后的世子楚琛和入朝历练的楚琰起的身,弟弟祝哥哥,楚珩的眉眼柔和下来,受了这杯酒。

钟平侯眼睛微垂,表情平平。

楚珩自然察觉到了四周探寻的视线,他懒懒地坐正了身体,目光在阿琰身上停了一下,终是看向钟平侯,神情淡淡的说:“今日中秋,我敬您一杯吧。”

他单手捏着杯子,话音一落,也并不等钟平侯说什么,就饮了杯中的酒。

四周那些暗讽的目光打了个转,一时间倒弄不清楚钟平侯与东君扑朔迷离的父子关系了。

似乎算不上好,但也没到大庭广众叫人看热闹的地步。

这调子不明的小插曲很快就过去,宴上推杯换盏和乐融融。凡列席麟德殿、数得上名字的全将楚珩敬了一遍,也算重新认识了,再不为钟平侯府的二公子,是漓山东君,也是宣宁侯。

楚珩着实吃了不少酒,这金玉露后劲绵长,渐渐地上了脸。都知东君是美人,美人微醺时,便是美上加美,有种模糊性别的惊艳。酒红初上玉人面,眸含秋波,眉漆唇朱,他歪着身子支颐斜倚,目光慵懒地朝御座上望去,面若桃花笑如靥,艳及桃李。

美人在看心上人,旁人也将他当心上人看。

今日宴上也来了不少女眷,年轻适龄的姑娘们坐在母亲后面,抬头就能望见左席首位的漓山东君,一看就是一阵心动。美和强是没有性别界限的,爱美慕强是人的天性。从前帝都有个英明神武的年轻陛下,现在又多了个惊为天人的青年东君,翩翩佳郎入梦来。

陛下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离得远看不太真切,也没人敢跟他主动求亲。但宣宁侯就不一样了,当下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想把他讨去当女婿,望向楚珩的目光愈发热烈。

心里正盘算着怎么开口,御座上的皇帝忽而站起了身,臣工们一怔,旋即放下手里的箸盏,跟着起身肃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