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新时(第2/3页)

后来,也是在这里,他说要楚珩奉茶道歉,被漓山东君姬无月一脚踹到阑干边,大乘境居高临下地俯视他,如同看着地上的一滩烂泥,“想让楚珩道歉,可以,只要你徐劭有本事入境大乘——”

现在,还是在这里,他依旧是他,而面前人,是东君楚珩。

曾经那一脚明明没用内力,可那一瞬间心脏失跳、汗透重衣的恐惧已经深深刻进了徐劭的灵魂骨髓里,让他后来每每听起东君的名字,都要泛起一阵历劫般的心悸。

更何况现在,再次于同样的地点直面跟自己结过梁子的大乘东君,曾辱他“贱妾之子”,问他“何德何能”,要他“奉茶道歉”……

徐劭心头的慌恐转瞬化成实质,驱使着他仓皇看着楚珩,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捏着马鞭的手攥得死紧。

同行的几个人亦面色发白,眼见的紧张。

楚珩容色未动,继续往前,他在听同僚讲话,前行时目光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徐劭脸上。

见他忽而抬起右臂,徐劭脊背上刷地冒出一身冷汗,他头脑发白不受控制地往后连退几步,脚下一个错乱,险些踉跄着跌倒,狼狈地撞到了后面的堂倌身上。

徐劭算是帝都公子圈里有名字的人物,堂倌认得他,伸手扶了一把,笑道:“哎哟,徐家世子,您这没事吧?”

徐劭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他面色白得像张一戳就破的劣质宣纸,额头蒙着密密冷汗。

二楼大堂已经彻底静下来了,众人目光不约而同地朝这里看来,自从楚珩就是姬无月的消息传遍帝都城后,各大世家已经把御前侍墨近三年来在帝都的种种事迹摸了一个遍了,现在高门显贵里几乎没人不知道徐劭和他这几个狐朋狗友,曾经在明正武馆里大言不惭冒犯东君的那一出。

这是东君楚珩首次在宫外现身,无论从前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的,现在摸不清他脾性了,众人屏声敛息地看着。

徐劭近乎惊恐地盯着楚珩抬起的右手,心在胸腔里剧烈地蹦哒,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楚珩扣好护腕上的袖扣,点点头应了同僚的话,“嗯,晚上和谢统领说吧……”

两个人步伐不紧不慢地从徐劭身边漠然走过,眼里从始至终便没有过这个人。

徐劭双腿已经软了,倘若不是堂倌出于本职扶了他一把,他立刻就要跌在地上。

东君已经走远了,徐劭几人再不敢留,待腿脚找回了点站立的感觉,便急忙落荒而逃。

那厢,楚珩倒并没有因为见着徐劭而坏了心情,根本不值得,还有徐劭从前在武英殿的那个弟弟徐勘,当年被凌烨下旨申饬过,吓得不轻。他爹嘉勇侯在吏部任侍郎,前年给他谋了个外放的闲差,就从武英殿退出去了。嘉诏徐氏虽也算著族,却远不在十六世家之列,并没有家主膝下一子入职近卫营的铁律。当初徐勘进殿,是因为嘉诏徐氏过去掺和齐王势力,一朝变了天,嘉勇侯吓破了胆,劫后余生急忙把儿子送了来。

当年凌烨为让清晏能够正位东宫,并没有在明面上定嘉诏徐氏的罪。徐家阖族的命是因太子而赏的,那便得是太子的马前卒,他们只有这条活路可走,一定捧心效忠,而太子怎么用都行,损了折了弃了都无妨。倘若凌烨哪天想收拾了,随时都能翻掌倾覆。不过当年在皇权斗争里,受伤害最大的是襁褓里的清晏,凌烨想着待清晏长大知事,嘉诏徐氏是生是死,就留他自己处置吧。

现在,这些人压根不用入眼。

楚珩和同僚到二楼看台上坐下,眼看辰正了,武馆里管事的已经开始唱名,准备今日擂台。同时,东君现身的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帝都内城,武馆里的武者看客越聚越多,要登台的、凑热闹的一波波都来了,不多时,偌大的武馆竟人满为患,几乎没地落脚了。

楚珩八风不动地坐在二楼看台,装出一副只可远观不可接近的样子,外人摸不清,自然不敢搭腔,底下登台的武者也都规规矩矩的。“孤高”的东君正美滋滋地偷着懒,结果没想到,自家人跑来拆台了!

楚珩看着那个即将要登台、频频往自己这傻笑的小子,心里升起一股不妙的预感,他碰了碰同僚,低声道:“……那小子不是温礼的弟弟吗?”

同僚闻言看了一眼,点头说是,又肯定地道:“这小子绝对‘没安好心’!保准是听他哥说了你在武英殿指点我们的事,心痒得不行,到这请你登台赐教来了,他旁边那几个,家里也有在武英殿、禁军营任职的兄弟……”所以知道,但凡问剑,东君定然不吝赐教,很好说话。

——是天上月,虽高远,但愿倾清辉。

果然,同僚话音刚落,那小子上了台,指明了要挑战东君。

这话一出,先是满堂皆惊,目瞪口呆,这是哪来的狂妄后生不怕死吗!片刻后,众人齐齐回望二楼。

楚珩眉梢微挑,暗里磨了磨牙,心说臭小子给我等着,大庭广众不好揍你,但回去我就揍你哥。

楚珩放下茶杯站起身,从二楼闪身到了擂台上,随手摸了柄木剑,半笑半嗔道:“要挑战我?”

他哥哥温礼就在南殿,是陆稷、云非他们的好友,跟楚珩亦很要好。他从前就见过楚珩,又听哥哥说了东君在武英殿当教习的事,所以半点都不怵,抱拳行过武礼,抬头朗声道:“小子不才,愿瞻巅峰!”

年轻就是这点好,天不怕地不怕,敢闯敢试不惧输。

台下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好”,众人顿时齐齐拍掌喝起彩来,那小子笑嘻嘻,又施了一礼,说:“请您赐教!”

楚珩弯眸莞尔,抬了抬下巴,“废话那么多,还不快出招?”

随着兵刃相接,武馆里气氛就此热烈起来。

东君指点的消息不胫而走,这让原本就人满为患的明正武馆愈发人挤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的都是来凑热闹的。

及至午时,擂台要停战暂休了,都还有好多武者依依不舍地不想离去,尤其是上午来得晚没赶上趟的,干脆就在这等着了。

其实不乏有好些武道传家的世族公子,到下午了,眼看前面人还是那么多,连个东君的影儿也瞧不见,更别说能上台一试。及至后来,有胆子大的就开始想法子了,一群人聚在一起,声势浩大地叫嚷着要踢馆明正明正武馆。

此举一出,直接将武英殿今日轮值的人全引出来了。

虽说是个馊主意,事后都被各自的爹骂了一顿,但目的达成了,不止不亏,还血赚,傻乐。

……

这一天喧闹完,武英殿的人也意识到这样不行,东君一来,这些人都乱了套了!长此以往,那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