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景

当初看书时,她也厌恶胡搅蛮缠的吉孟氏。至于吉安,她没有不喜,就是恨铁不成钢,还有些可怜她。对女主吉欣然,欣赏有,但却不认同其处理谭東这门亲事的法子。

在吉欣然原生一世,吉安没有高嫁,甚至没有嫁。她定了三门亲,男方都在成亲前出了各种各样的意外。

这也是书中吉欣然会将吉安拉出来应付谭家这门亲的主因。她以为吉安克夫,能克得谭東在成亲前出事,然后主动退亲。

谭東是出事了,伤了下身,再不能人道。谭家将事掩得严严实实,接着风风光光地将吉安娶进门。

多年之后,谭家倒了,已成四品恭人的吉欣然在府中小佛堂,为吉安诵经一日,哀叹两声,就算是了却了对吉安的愧疚。

《重生欣然锦绣》这本书的作者开文时就强调,女主吉欣然非真善美。吉安也觉合理,毕竟经历了苦痛的一世,重生后又有几人能秉守纯良?

事不临头,漠不关己。现身在其中了,她对此却甚觉讽刺。

吉安嗤笑,屈起腿,下巴抵靠在膝盖上。回想才穿来时,她惊惶不已,恨自己无用,一点事都顶不住,心对父母无尽愧疚。清楚无能改变什么后,发现是古代,值得安慰的是家境算殷实。

快到周岁时,父亲为她取名吉安。与前生姓名仅差一字,当时她只觉是缘分。可没几天,文绉绉的三哥就给他大闺女定下名,欣然。

吉欣然?

吉安?

一下子,她就懵了,瞪圆了两眼,盯着比自己仅小两天的“瘦猴子”大侄女,半天回不过神。

困于婴儿身,周岁前,吉安少有被带出门。家中没人敢叫她娘“吉孟氏”,也无人敢唤他爹全名。三个哥哥,也都有小名“老大”、“老二”、“老三”。她对家的了解,仅在表面。

但此种情况,止于周岁。

《重生欣然锦绣》这本书,是她猝死前一月看的。虽经历了非常离奇的“死而复生”,但书中的主要内容,她还能记得个七七八八。

不过周岁那会,吉安虽确定自己穿书了,但却不能肯定穿的是女主吉欣然的原生一世还是重生一世。

原生与重生,仅差一字,影响可大着呢。若是原生,那吉安可由心自在活,等着被退完三回亲后,哭求她爹为她立女户。但重生不行,吉欣然十分了解吉安。变化太大,吉安怕引得吉欣然怀疑。

好在不管是原生还是重生,书中吉安都是个冷情性子。家中除了二老,她对谁都一般。

这个好,她最会的就是装冷淡。

前世学习成绩差,她怕被同学耻笑,便仗着样子漂亮装高冷。一装就是到死,从没一人敢当面取笑她脑子不灵。

今生,吉安也打算这么干,不为其他,就是要让人捉摸不透她。

过完周岁生辰,她就不再一经逗闹就乐呵了。两岁时,坐在她娘亲的绣架旁,捏着针,也不穿线,拿着块碎布头,板着张肉乎乎的小圆脸,认真地走针。

三岁时,被爹抓着识字后,糊弄了两年,她便搬到了正屋东耳房。在房中桌上摆上两本她爹的手抄书,然后专心致志地跟娘学女红。

至于书,有空就翻一翻。

叫她欣喜的是,她于女红上极有天赋,娘亲又乐意教她,她越发热衷。加之前生吉教授怕她学习压力大,弄左了性子,闲暇时教她国画,用以疏散心情。她国画虽不出色,但画画绣样还是行的。

绣样生动,她绣出的小物格外灵巧。八岁时,便已能跟着她娘接些小活儿。

待到十岁,吉欣然头磕到灶台得重生那会,吉安都能绣小插屏、砚屏、小桌屏了。吉孟氏给闺女接的都是小而精细的活,卖得的铜钱,也会凑整换成银子叫她收好。

更妙的是,家中除了老两口,没人知道吉安接绣活的事。吉孟氏有意让吉安存点私房,吉忠明从不多嘴,私下里还会常补贴乖乖巧巧的小闺女。

吉安又整天冷着张脸,少有笑颜,三个嫂嫂和晚辈们都不敢招惹她。至于哥哥,男女七岁不同席,他们可不敢踏足她闺房。

自确定吉欣然重生后,吉安行事就更加谨慎了。好在重生后的吉欣然,和过去一样,不爱往她面前凑。整日里不是帮她娘做事,就是躲在自个屋里,用她爹换下的毛笔沾水在木桌上练字。

这倒是合了吉安的意,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

“丫儿,该起身了。”

窗外传来轻唤,吉安立马应声:“娘,我已经醒了。”

一月前,她爹就在叨叨着闺女十三岁了,该置办一两件像样的首饰了。只前些日子天都阴着,时有落雨,昨儿午后才放晴。晚上,爹就跟娘说好了,今日去县城,带她一起。

“那你麻利点。你爹已经去后院喂驴了,你大嫂的早饭也整得差不多了。”

吉安挪腿下炕:“行,”抖着激灵,掩好内衫,扯下披着的小袄,拿了挂在床头架上的衫裙穿好,然后将小袄套上。

这件小薄袄是她自己做的,布料没费什银钱,都是她娘从绣坊带回来的碎布拼接成的,棉花自家有。

齐州府处大景朝北地,气候跟现世的山东差不多,十月头就寒了。小薄袄很贴身,穿在衫裙外,能护住热乎气。外头再着件竖领过臀袄子,不显臃肿,还暖和。

她穿着好,给两老也各做了两件。

在足上缠两层布纱,套上细绵袜,系好袜口,穿上绣鞋。吉安跺了跺脚,面露满意。女红好,真方便了她很多。不但从头到脚都能自己做,就连碎布也从不缺。

这碎布,别瞧着稀碎,但耐不住料子好,在绣坊可是紧俏物。也就她娘跟绣坊上下处得不错,每回都能匀到些。

这些年,她娘为了这家也是耗尽了心思。不提其他,只说正在院子里摇头晃脑扯着嗓门读书的那几个小子。哪个身上不是穿的细棉布,收拾得干干净净?

现下普通的白细棉,一匹长三丈两尺,就要三百铜钱。一亩良田,风调雨顺,一年两季全丰收,才收成多少?除尽短工工钱和田税、种子、家中口粮等等,平下来一亩地一年净赚也就四百文左右。

这还是在家有两秀才,减免了六十亩田税的情况下,才能得这么多。

她娘买的是绣坊受损的次等货,一匹两百文左右。

绣坊受损的布匹,不似小说中那般没人要,现实里压根摆不到台面上的,外人也别想。人家坊里的绣娘,个个有家有户,都要穿衣。

那她娘为什么能买到?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书中女主吉欣然只看到了吉孟氏的蛮横,却看不见她的付出。

立场不同,所见不一,实不欺人。

坐到梳妆台前,吉安照着铜镜梳发。铜镜虽不比现世的玻璃镜,但也非寻常百姓家能有的。这铜镜是她娘的嫁妆,她满十二岁时,娘将镜子搬到了她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