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战役(第2/3页)

董幸乐看着这一幕,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明白过来,对方一定有技术高于他们的高手,所以才能够在突袭之前就找到了他们的地址,那人还破译了他们的摄像头,突破了他们的进门审核提醒装置。

这次他们死定了!

董幸乐的身体整个在发抖,牙齿触碰,咯咯作响。

他虽然在梦中无数次惊醒,曾经假想过这个画面,但是一切真正发生的时候,完全措手不及。

他们这些人被纷纷戴上了手铐,被押到楼下上车。

网警接管了整层楼的服务器,把其中的信息当做证物,整理存储。

.

深夜,沈君辞操控着董幸乐的电脑。

他先于自毁程序启动就夺取了控制权,所以那些信息资料都得以完整保留了下来。

现代人太过依赖电子设备,只要技术过硬,就可以突破。

顾言琛给他打来了一个电话,说行动圆满成功。

沈君辞打开了那份偷窥网站的高级VIP名单,也发给了顾言琛一份。

名单上一共有89人,这些人都曾经和那些年轻女孩有过现实接触。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有过89起甚至是更多的相关案件。

沈君辞习惯性地用手背支着下巴,目光在那些名字上一一扫过。

名单上有一些名字用的境外账户,还有一些人,有可能是使用的别人的账户,不过还是有少部分人用的就是本名。

上面有几个名字,是普通人绝对不会想到的人。

这个案子,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博学多识的学者,甚至是娱乐圈,时尚界还有互联网,金融业都有牵连。

那些表面光鲜亮丽的人们,也有如此龌龊不堪,不为人知的一面。

甚至有些名字,本身就代表了金钱、权力和地位。

沈君辞可以想象,这次事件以及这份名单如果公诸于众,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

他拿着打印出来的名单和笔记本电脑,慢慢走到了对面的房间。

只有这些名字还不行,事关重大,他还需要和严池进行核对。

深夜,历仲南也赶了过来,严池和谢雨娜都在房间之中。

严池听完沈君辞的说明,接过了那张单子。

谢雨娜在一旁感动极了:“你们搞掉了对方的公司的服务器?那简直太好了!”

女孩甚至感动得喜极而涕。

她的噩梦终于结束,从此之后,不会存在新的受害人了。

严池看着名单,他的目光一个一个扫了下来:“名单没错,我在公馆里见到过这几个人。这些都是公馆的常客。”

在每个人名下,他做了标记,随后他又指着其中几个名字:“这几个人是用的秘书的账号。”

他把人名也标注了出来。随后道:“我当时在离开前,有用备用手机偷偷拍了几张那些人进入十三公馆的照片。”

那几晚,正好有一次集会,进入公馆的内部是要没收手机的,但是对于他们这些饵,公馆觉得捏了他们的把柄,反而监管不严。

他那时候打定了逃走的心思。在公馆里员工宿舍的二楼阳台上,远远拍下了他们进门前的照片。

沈君辞和历仲南看完了他拍的照片以后,眉头都紧皱了起来。

沈君辞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高世轩一直有恃无恐,因为那些大人物都是公馆的常客,如果公馆出了什么事,有人怕受到牵连,不会让公馆的事情曝光出来。

警方办案讲究的是证据,需要合理,合法,可是那有钱有权的人却会为了掩盖真相,不择手段。

销毁证据,寻求关系,找最好的律师……

现在不光是严池,就连知道了这些的他们,恐怕都会被那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这成了对警方,对正义方的考验。

历仲南开口道:“我有一个方法。”

沈君辞问:“什么方法?”

历仲南思考了片刻,开口道:“把事情公之于众。”

随后历仲南又解释:“一个人知道了这个秘密,会被杀人灭口,十个人知道的秘密,对方会想要捂嘴威胁,一百人知道的秘密只能进行收买,而成千上万个人都知道的事,他们就堵不住悠悠众口。”

这样做,虽然听起来冒险,不合常理,却是对他们最为安全的处理方式。

严池道:“如果能够把那些背后的人搞掉,我愿意站出来,实名举报他们!”他顿了一下又说,“而且,这本身就是我自己想要做的事,如果有人因此问责,我会承认我的言行,不会连累你们。”

谢雨娜在一旁问:“那,这要怎么公之于众?我之前发了帖子在网上,很快就被删除了。我怀疑网上有很多他们的人。”

沈君辞道:“我们先等等。”

他已经给省厅那边同步了消息过去,贺局正在和几名领导开会。这么大的事,他需要听从指令。

很快,贺局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沈君辞避过严池和谢雨娜,到房间里接了电话。

老局长的声音传来。

“沈法医,你辛苦了。我看过了你发过来的资料。随后我去省里和几位领导都碰了面。我们商量后决定,这一案是督导组进入槟城的好时机,如果案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我们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处置那些幕后之人。”

听这话的意思,领导们也是希望案件能够公开,沈君辞问:“严池想要进行网络实名举报,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是否会对舆论造成不良影响?”

贺局问:“你觉得,会有什么影响?”

沈君辞道:“人们会不会觉得警方失察,这些人只手遮天,对槟城的治安失望?”

贺局道:“我倒是觉得,人们会因为我们警方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并且进行了查处而振奋。”

沈君辞想了想:“我明白了。”

事情是有两面性的。

贺局又道:“不是我们不去说,事情就不存在,也不是装糊涂,就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正视一切。我认为,人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利,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人身都得不到安全保障,我们在媒体上盛世太平,要一张表面光滑的白纸有什么用?”

话说得不好听,但却在理。

“有些人不想让事情曝光,是因为他们在心虚,害怕事情被别人知道。有时候不破不立,捂着伤疤反而不利于事情解决。”

“只要保证事情的真实性,我觉得能够引起民众注意,反而是一件好事。”

“你看别的不说,就说近几年,其实是有很多大案要案,是有相关的人在互联网发声以后,警方再深入调查的。没有群众发声,我们发现不了那么多案子。严池愿意说出真相,我们不能堵住他的嘴,如果十三公馆的事情在网上被报出来,督导组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下来查办这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