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剃头士(2)(第2/2页)

父亲的工商联、母亲的基金会,大舅的民族和宗教管理局,以及陈氏集团、金生公司控股的数十家国内外企业,陈氏武馆和西江水寨都是他的试验田。

这其中,工商联和基金会是最能体现“秩序”的地方——尽管以前的时候,它们的“秩序”性没有那么强,可是现在,当陈易将之当作一件大事来办的时候,没有谁敢顶风作案。

工商联开始频繁的召开各种会议,陈易不断的提出各种收费项目,从而将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整合起来,尝试着拥有一定的条理性——只有收费才是能够长期有效维持秩序的手段,否则职工们是不会认真去做的。而收来的钱又能用来支付律师、会计师的费用,从而让它们整体上显的秩序。

基金会更不用说,江宁共有大大小小的几十家基金会在民政部备案,而方曼怡监督和管理的大约有10家,它们牵扯到了数百万的弱势群体。当陈易愿意拿出一大笔钱来用于资助的时候,他理所当然的可以将一些有关于“秩序”的问题写进合约中。例如校舍的规则、米面粮油的品种来源、药品的范围,生活津贴的覆盖人群,如此等等……

以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当陈易想要体现“秩序”的时候,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秩序可供体现。

当然,人口众多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大约半个月时间,在银森勇尚在不安的检查自己的信仰的时候,陈易已经做好了准备。

2月10日。

正月初八。

“江宁普禅寺千佛七宝如来圣像开光大典法会”如约开始。

普禅山漫山遍野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佛教信众。

1080级台阶上,每层站着16名信众,他们都是在各个佛教协会注册的信众,信仰相对坚定,且秩序井然。

山上山下的18座小庙和6座尼姑庵内,站着的全是来自外省的山寺僧侣,灰色、黄色和红色的法袍一件比一件光鲜。

普禅寺内诵经的则是山寺的长老主持、佛教理事等高端人士,他们面对着各省市、国家的电视台,双手合十,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

最终能够上到普禅寺山顶的幸运信众仅2万人,站满了寺内的全部空间和角落,挤的好像是星期一早晨的公交车。

至于更多的信众,特别是没有注册的信众,就只能围拢在普陀山下的广场、停车场和公路上,或站或坐,或交谈或静默。这些人的数量在8万左右,也是此次大典的主力。

最后,江宁市体育场、滨江体育场、闸口体育场、江宁大乐堂、江宁广场和源相寺充当了分会场,用于容纳剩下的30余万名信众或观众。在这些地方,不仅设置有大屏幕,还有高僧现场讲道和做法事。

偌大个江宁城,竟似烽火燎原似的,笼罩在了烛烟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