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2/2页)

乍一听到这个,李青文有些意外,同时也在想,如果小姑和老孙真的成了,那他的辈分一下可就长了……

李青文并没有胡思乱想太久,他被拉去村里的学堂,给孩子们讲学,毕竟是边城唯二的举人之一,他获得了这等殊荣。

虽然李青文尽心尽力的按照书上讲了,但显然坐着的这些小滑头,一个个更想知道京城到底有多大,人是不是多的数不过来,以及皇帝到底长什么样子。

竟然这样,李青文索性便缩短了讲经义的时间,更多的是讲述他在京城的所见所闻,果然一个个听的两眼冒光,不复之前无精打采的模样。

把这些孩子的兴趣给吊起来,李青文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日后如果能考到举人,也能去往京城继续进学和考试,到时候就能真真切切的游玩京城,总比现在只能干想强。

这话李青文要是从前说,大家伙都不会在意,毕竟饭都吃不饱了,谁能读的起书啊,可现在不一样了,家家户户衣食无忧,又靠着采摘药材和做蜡烛赚了些银子,只要自家孩子是那块料,都是能使劲供孩子读书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向往繁华的京城,还有不少人的愿望是以后坐大船。

在离开边城之前,齐敏和马永江还有李青风他们一起商量过,那时便往临肃拉了些木头,使了银子,让那里的人帮着打造大船。

不管怎么修路,从边城往南的路都不会少几里,从水路走无疑是最轻松的,这个他们早早就想好了。

虽然还没见到大船的影子,但是李正亮已经替他小四叔把牛给吹出去了,小孩子最是好奇,早就嚷嚷的都知道了,李青风跟李正亮说过,如果做船缺银子,就将他抵给那些人。

这话倒不是吓唬李正亮,造船真的挺费钱的,他们明明都拉了木头过去,但至今为止也花出去快两千两银子了。

李青文回来时经过临肃,船老大特意把岸边正在修建的船指给他们看,还有一小半才能弄好,堆在那里,周边都是乱七八糟的木头,一时也看不出什么。

不过,如果有朝一日能坐着自己家的船往来京城和边城,那滋味定然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