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授官 “看见了,就记住,记在心里,他……

在决意南下之后,卫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将这些新科进士们安排了去处。

先是诚恳地一道歉,说好了要同走完北疆,可惜只走了一半,从今日起各位进士就要各奔前程,再能重聚同游怕是也难了。

“不过,各位放心,今日我们没有走完整个北疆,来日,我们总能去更远之处。”

在北疆的地图上,北疆只是窄窄的一道,如铁壁一般在蛮族与大梁之间,虽然坚硬无匹,也着实狭小,就像元妇德曾对自己好友说的那样,北疆需要的是南北纵深,不论是东北也好,向西也罢,北疆到了该继续扩充疆域的时候。

与卫蔷同走了这多日,虽然有时是对她敬畏至极,可更多时候这些进士们都觉得卫蔷是个极为疏阔爽朗之人,不仅是极好的北疆之主,也是个能与之深交的热情之人,像此刻,就有人笑着说:

“元帅您可千万动作快些,趁着我们还走得动,我们还想去更远之处一展拳脚呢!”

“好!”卫蔷笑着说,“我尽快,可想要我快,也要各位在各自之职上同心协力。”

说完,她对着近百进士弯腰行了一礼。

一众进士们也纷纷回礼。

“元帅放心,我等北疆之人,考了北疆的科举做了北疆的官,一条命,一颗心,都是北疆的。”

“好,那我便替北疆收下各位的心了。”

卫蔷扬了扬手中的名册:“我们且看看,各位的心,未来三年得放在哪里。”

这些进士要去的地方除了北疆余下的州县,更多的还是要去北疆民政八部的总部,算学是稀缺人才,每个算学科进士给起来都是精打细算,诗文科长于公文行文,哪里都想要,策论科就不必说了,自隋唐以来策论一科就是科举选官的重中之重,至于律令科,各州想要,可各州之外,还有一个庞然大物,就是监察司总司,柳新絮此次也有失察之过,要自省写自检书,可监察司与鱼肠部、胜邪部素来不分家,除了越霓裳之外还有一个祁齐正好在云州就近帮着要人。

卫蔷要考虑胜州丰州缺人,要考虑监察司的整改和云州监察司的重建,要考虑府州修路,朔州安民,麟州新建的军械所,还有银州的战备,增增减减无数次的名单被读得差不多,北疆这一百多进士也都分了个差不多。

比如余三娘,就如愿留在了云州给杜明辛当副手。

只剩了各科前几名还大多没有去处。

喝了一口水,卫蔷仿佛不是故意吊人胃口,见大家都眼巴巴看着,她又翻过了一页。

“北疆房云卿,算学并列科首,诗文科第二名,策论科第二名,总科第六名,领幽州女子州学博士一职,先往北疆教部总部。”

这是房云卿所求的结果,她笑着和崔瑶对视了一眼,如男子般行了一个直手礼,大声道:“卑职领命!”

卫蔷看着她,笑着说:“房博士,幽州、新州、檀州、平州四地女子的前路,我便托付与你了!”

“元帅放心!我必竭尽所能!”

房云卿笑容灿烂。

“檀州左未,律令科首,算学科并列科首,策论科第七,总科第五,领监察司总司司务一职,往北疆监察司总司效命。”

人群中,一个穿着竹青色布裙的女子行了一礼:“卑职领命。”

卫蔷也对她笑了笑:“左司务,我先与你道一声辛苦。”

左未本就是监察司总司的监察,做起事来别说刺史,连总司柳新絮的面子也不给,平素也为人孤高,少与人亲近,此番一鸣惊人,自然会得到重用。

卫蔷正是看中了她的长处,打算让她去总领巡察使,清查各处监察司事务。

“麟州楚平疆,律令科第三名,诗文科第三名,总科第四名,任胜州建部管事,往胜州效命。”

楚平疆笑嘻嘻地说:“元帅放心!交给我,我定能办得妥妥当当。”

虽然说是胜州建部管事确实出了纰漏,可楚平疆竟然直接成了一州部司之首,着实比刚刚奉旨筹办州学的房云卿还令人惊诧,人们窃窃私语,又很快安静下来,因为最后剩下的三个人,就是今科的前三了。

“北疆崔瑶,算学并列科首,律令科第五名,诗文科第五名,策论科第六名,总科第三名,任麟州女子州学博士,总领麟州学政,着令与蓟州州学博士伍晴娘主管云州大学堂创办一事,各州州学、北疆教部协办。”

卫蔷念这份任命的时候都没有看文书。

崔瑶掩嘴轻笑,春风融融,带着深深暖意,崔瑶不禁想起了一年多前,一年多前,阿蔷南下到了河中府,一边喝着茶,一边问她。

“崔姨,你可愿做这天下第一个女学政?”

自从听见那一句话,她便醉了,当年她与姜新雪相识之时,两人都还是未嫁少女,她们论《孟子》说“李杜”,谈史家之绝唱,念无邪之情思。

那时,阿姜罗扇掩嘴与她说:“我真烦那些男子,读了几页书,便觉得天下都是他们的。”

崔瑶也烦,后来这份烦成了恨,从姜新雪死讯传来那一日起,她便恨透了,因为这天下确实是男子的,不需要读什么书,这天下便是他们的。

正因为是他们据有这天下,才会逼死阿姜,逼得阿蔷流落北疆,逼得阿薇身陷深宫,逼得阿茵死后骂名滔天,逼得她连想要报仇都无法。

她要做天下第一个女学政,哪怕是个梦,她也要做!

可她从未想过,有一日,卫蔷将北疆大学堂也交托给了她。

她不再是一个做梦的人,她是一个……

“北疆学子向学之心如江河奔涌不可阻挡,还请崔博士不吝心血,为他们挖渠护岸,引他们有梦成真。”

卫蔷的声音响起,崔瑶一愣,她的眼眶早就红了,此时放下手,她又笑了。

是了,她是一个,引人有梦成真之人了。

“应州蔺岐生,律令科第二名,策论科第三名,诗文科第四名,总科第二名,任北疆八部司总司行走。”

行走就是可在各处观政的意思,在场人一听就明白,这是要让蔺岐生熟悉民政,以后才有大用。

说起来蔺岐生的算学只错了一题如果不是元妇德横空出世,今科状元非他莫属,可如今不仅有元妇德,除了他之外今科前六名都是女子,他的去处就格外让人挂心一些。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人了。

“齐州元妇德……”

“是北疆元妇德。”元妇德突然打断了卫蔷的话:“元帅早就说过我是北疆的妇德,怎么现在却忘了。”

卫蔷看着她,笑道:“确实,最近事多,我竟忘了,妇德是北疆元妇德,北疆元妇德,策论科科首,诗文科科首,算学并列科首,律令科第七名,任文书,往银州定远军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