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荒岛上的人 第七章(第2/3页)

潘克洛夫一直都在小心呵护着第一块麦田里那棵唯一的庄稼,如今它长得非常好。工程师所说的十个麦穗如今都已经长了出来,每个麦穗上确实有80颗麦粒,他们收获了800粒,而且他们在一年中还可以有两次收获。

他们准备从这800颗麦粒里取出50颗珍藏起来,其余的都准备种到一片新开垦的地里去,他们决定像照料第一棵植物那样去爱护它们。

做好了耕地的准备工作以后,他们又造了一道结实的栅栏在周边,高高的栅栏的顶端都被削尖了,使得一般的走兽不能轻易跳过去。潘克洛夫用木板做了几个人体模型和发出响声的风车驱散走了飞鸟。剩下的750颗麦粒被他们种在了整齐的畦垅里,听任大自然去决定它们的命运了。

赛勒斯·史密斯在11月21日开始设计运河工程,他计划中的这条运河将从格兰特湖的南角一直到慈悲河拐弯的地方,这样就把高地与西边分隔开了。这里的上面是两三英尺深的腐植土,下面则是花岗石,所以就需要一些硝化甘油。不到两个星期,高地坚硬的地面上就被硝化甘油开出了一条宽12英尺、深6英尺的沟渠。他们又在岩石的湖岸上用同样的方法开出了一条沟渠,把湖里的水引出来形成了一条小河,这条河就被命名为甘油河,成了慈悲河的支流。和工程师事先所说的一样,湖面果然下降了一些。为了用河流把高地周围全部都包围起来,他们适当地加宽了海滩上的河床,同时还用木桩隔开了泥沙。

这些工程到十二月中旬就全部完成了,眺望岗被带子似的流水环绕着,成了一个周长将近4英里的不规则的五边形,当然,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担心盗贼来侵扰了。

十二月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居民们非常急切地需要一个家禽场,所以他们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杰普在高地的隔离工程结束之后,开始习惯了在主人身边的生活,压根就没有想离开的意思。它性格温和,气力惊人,身形矫捷。看它在“花岗石宫”的软梯上爬行的时候,任谁都得甘拜下风。而且在经过了人们调教之后,它不仅可以拉木料,还能够成车地搬运甘油河里的石头。

“它现在还不算是个泥水匠,但绝对已经是只‘猴子’了!”赫伯特开着杰普的玩笑。泥水匠总是称呼自己的徒弟为“猴子”,这个外号给杰普实在是太恰当了。

家禽场位于格兰特湖的东南岸,占地共200平方码。一道栅栏把它围在中间,里面有可以供各种飞鸟繁殖的窝棚。这些用树枝构造出的窝棚被分割成了许多单间,随时可以接待新来的客人。

这里的第一个客人是一对鹌鹑,住进来不久它们就孵出了很多小鹌鹑。它们的旁边马上就有一打鸭子住了进来,这些鸭子从前一直住在格兰特湖边。其中有一些是中国种,它们的翅膀张开以后就像扇子,光彩艳丽的羽毛足可与锦鸡媲美。赫伯特在几天以后又让一对鹑鸡住了进来,它们长长的尾巴向外张开着,这是一种漂亮的野鸽子。还有自动来到家禽场的,比如塘鹅、鱼狗、大鷭等,它们在经过了一番叽叽喳喳地吵叫之后,就安稳地住了下来,它们的数目迅速增长着,居民们不再为食物发愁了。

追求完美的赛勒斯·史密斯在家禽场的一角又建了一个鸽棚。他逮了一打常到高地岩石上来的鸽子养在里面。很快它们就熟悉了环境,每天早出晚归,比同类的斑鸠要好养得多。

终于要用气球做衬衫和其他东西了。至于把气球保持原状,然后给它吹足了气,冒险飞过汪洋大海回归故乡的事情,只有无法生存下去的人才会这么打算,赛勒斯·史密斯追求实事求是,所以他想都没有想。

可是眼下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给大车减轻一些分量让它便于驾驶,从而把气球的气囊运回“花岗石宫”。他们的手上是有一辆车,可是拉车的动力问题却还没有解决。

在荒岛上就没有一种能够替代马、驴或者牛的动物吗?

“毫无疑问,现在牲口对我们还是非常有用的,”潘克洛夫说,“将来史密斯先生会制造出蒸汽大车,甚至火车火,火车可以从‘花岗石宫’直达气球港,支线通往富兰克林山!”

其实如果有一头能够拉车的牲口,潘克洛夫所有的难题就都解决了。需要庆幸的是,老天爷确实非常宠爱他。

12月23日那天,居民们突然听见了纳布和托普在大喊大叫,他们正在“石窟”里面忙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赶忙跑了出来。

原来是两只驯良的大牲口趁着桥通着时,冒冒失失闯到高地上来了。它们很可能会被人们当成马,至少也会被当成驴子,一头公的一头母的,长相匀称,除了腿部和尾巴雪白之外浑身都是浅灰色的,头部、颈部和躯干上还有着黑色的条纹。它们稳步地走过来,显得很镇定,它们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正在瞪着的就是自己未来的主人。

“它们是野驴,”赫伯特喊起来,“这种牲口介于斑驴和斑马之间!”

“难道它们不是驴子吗?”纳布问。

“不是的,你看它们的耳朵是不是比驴子的短些,长相却比驴子要漂亮些?”

“管它是驴子是马,”潘克洛夫插嘴说,“反正它们就是史密斯先生所说的‘动力’所以必须得把它们给逮住!”

水手悄悄地从草丛里爬到了甘油河的桥上,拉起了桥板,这两只驴子立刻就成为了俘虏。

居民们并不打算用暴力抓住它们,并强制驾驭它们。他们决定让野驴们在高地上自由自在地呆两天,反正这里有的是牧草。工程师马上就在家禽场旁边修建了一个牲口棚,把野驴的饲料在里面预备好,为了让野驴们晚上在这里睡个好觉还垫上了干草。

做完了这些工作,他们就让这两头漂亮的牲口完全自由地行动了,他们甚至为了防止它们受惊而与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长时间留在这里的野驴有好几次都表示出了不耐烦,它们渴望回到原野和森林里去。野驴们沿着无处不在的阻拦着它们的河水徘徊,发出一阵阵短促的叫喊,但在草地里跳了一会儿之后就安稳了下来,有的时候,它们还是会呆呆地望着那片丛林。这一切都被居民们看在眼里,它们再也不能回归故里了!

在这期间他们又做了一套植物纤维制成的挽具。野驴来了以后没几天,大车和远西森林中的道路就都齐备了,自此大车可以从慈悲河的拐角一直驶到气球港去。他们在十二月底决定第一次试驾野驴车。

牲口已经会走过来吃潘克洛夫手里的东西了,他走到它们身边它们也不会再跑了,可是一旦套上了挽具它们就会直立起来。然而没有过多久它们就顺从于这种新的差事了,野驴并不像野马那么倔强,它们不仅常常在南非的山区里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还能够适应欧洲较冷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