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险 第十四章(第2/3页)

为了准时观察太阳,史密斯不时看表,必须在正午才能进行那项工作。

海岛的这部分很荒凉,一直到联合湾尽头的南颚角都是这样。除了满眼的沙石和贝壳,还有夹杂其间的一些熔岩的碎片,其余什么也没有。这一带的海岸很荒凉,只有一些海鸟常常会来,比如海鸥、巨大的信天翁和野鸭。潘克洛夫非常喜欢野鸭,他想取出弓箭射下几只,可都未能如愿,野鸭很少会停下来,而它们飞行的时候是无法射中它们的。

于是水手转过头去对工程师说:

“史密斯先生,你瞧,要是我们现在有一两支猎枪,早就可以吃到很多美味的好东西了。”

“当然,潘克洛夫,”通讯记者说,“可这必须得靠你。要制造枪身的话我们需要你找来一些铁,制造撞针的话则需要钢,还需要一些硝石、炭和硫磺来做火药,要做雷汞还需要水银和硝酸,做子弹需要铅。这些都找到了,赛勒斯连最新式的枪也可以给我们做出来。”

“嗯,”工程师回答,“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岛上找到。不过枪有着精致的构造,要制造出来还需要有特殊的工具。这个得等以后再说。”

“既然这样,”潘克洛夫大声说,“当时我们在吊篮里,为什么要把所有武器、用具,甚至身上的小刀都扔掉呢?”

“潘克洛夫,要是我们当时不扔掉那些东西,就可能已经跟着气球葬身海底了。”赫伯特说。

“孩子,没错,你说的确实是实话。”水手说。

接下来,水手又想到了别的事情。

“你们想想,”水手说,“要是约拿旦·福斯特和他的伙伴们在第二天发现气球和人都已经跑掉了,他一定会急死。”

“我哪里还管得着他们。”通讯记者说。

“这都是我想出来的主意。”说到这里,潘克洛夫有些得意洋洋。

“是个不错的主意,潘克洛夫,”吉丁·史佩莱笑着说,“可是你的主意把我们弄到了这儿。”

“与其在南方人的手里,我宁愿呆在这儿,”水手大声说,“尤其是史密斯先生再次回到了我们中间。”

“说实话,我也是这样想的!”通讯记者说,“而且,现在我们没有什么想要的了,我们什么都不缺了。”

“嗯,假如不是这样的地方……确实不缺少什么了!”潘克洛夫笑着耸了耸肩,“再说,我们总有一天会想到离开这里的办法的!”

“要是林肯岛和有人居住的海岛或者大陆只是一般的距离,”工程师说,“伙计们,那么我们离开的日子可能会比你们所想的还要早。我们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知道林肯岛的位置了。虽然没有太平洋的地图,但是我的脑子里清楚地装着太平洋南部的地图。根据我昨天测算出的纬度来看,新西兰就位于林肯岛的西边,而东边则是智利的海岸。可是这两个国家中间至少有6000英里的距离。所以,我们只有从经度上才能知道,这个岛究竟在这一片海洋中的哪一点。”

“在同一纬度上距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是帕摩图群岛吗?”赫伯特问。

“是的,”工程师回答,“可是我们和它的距离还在1200英里以上。”

“那一边呢?”纳布指着南方,这个话题他很感兴趣。

“那边没有任何东西。”潘克洛夫回答。

“不错,那边什么都没有。”工程师补充地说。

“这么说,赛勒斯,”通讯记者问,“假如林肯岛和新西兰或者智利的距离不足三千英里呢?”

“要是那样的话,”工程师回答,“我们就不急着修建房屋,而是由潘克洛夫指挥着我们先来造一艘船。”

“这太好了!”水手大声地说,“我随时都会做好担任一名船长的准备……当然,要等着你把第一只船制造出来!”

“如果有这个必要,我们也会制造一只。”赛勒斯·史密斯回答。

确实如此,这些人碰到任何事情都不会紧张。他们边走边聊,渐渐地接近了观测的时间。赛勒斯·史密斯不使用任何工具来确定太阳通过海岛的子午线,赫伯特实在想不出来他要采取什么方法。

这时候他们距“石窟”大概有6英里那么远,距离他们找到工程师所在的那个沙丘也不远。这时候已经快十一点半了,他们在这里停下来准备做饭。赫伯特拿着纳布带来的一只瓶子跑向附近的一条小河,从那里装了些淡水回来。

在准备吃饭时,史密斯安排好了所有的东西,准备要进行天文观察。他在海滨选择了一片很开阔的地方,落潮以后这里的地面很平整。这片细沙地甚至没有一粒沙子像是摆错了地方,平滑似冰面。至于地面是否水平这并不重要,同样的,地上插着的那根六英尺高的标杆是否和地面垂直似乎关系也不大。而且工程师还过去把它歪向南边,那是海滨背着太阳的方向,这里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因为海岛处于南半球,所以林肯岛上的居民们所看到的太阳运行的弧线是在北边的水平线上,而不是在南边。

赫伯特终于明白工程师要使用怎样的方法来确定太阳的中天,也就是太阳经过海岛子午线的方位了。其实这里所说的海岛子午线的方位,其实就是当地的正南方。史密斯的方法其实就是测量一根标杆在沙地上的投影,即便没有任何仪器的辅助,他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按照常理,影子的长度在缩到最短的时候,应该就是中午的十二点钟,仔细看看影子的末端就能够找出影子在逐步缩短后随即又伸长的那一刹那。标杆被赛勒斯·史密斯偏向了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样影子就变得长了一些,更容易看清楚它的变化。针点的移动随着日晷的时针变长而越来越容易辨别。标杆的影子和日晷上的时针的效果是一样的。

他趴在沙滩上

估计时间已到,赛勒斯·史密斯就跪在了沙地上,随着影子把小木桩一个一个地插在地上,把影子逐渐缩短的情况标出来。他的伙伴们都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跑过来弯腰注视着史密斯怎样进行工作。通讯记者把表拿在手里,随时准备着向史密斯报告影子缩到最短的时刻。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赛勒斯·史密斯是在4月16日这天进行观测的,正式时间和平均时间在这一天完全相同,所以吉丁·史佩莱表上的时间,就是华盛顿当时的真实时间,这样就让计算变得简单多了。这时候,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变得越来越短,等影子开始往回长起来,赛勒斯·史密斯就问:

“现在是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