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第2/2页)

但他受不得其中的种种束缚,早早辞去,如今想来,难免也有几分遗憾,不曾看得宫中乐典,熟悉那些大乐之音。

被况远称作“小编钟”的那一套很是小巧玲珑,像是等比例缩小的编钟,小小的木锤长棒都像是孩子的玩具,看起来实在是袖珍玲珑了些。

纪墨见了难免好奇,为何不是小时候就让他学这个,比起按压笛子和拨弄琴弦,使用木锤和长棒奏乐,既不伤手,又充斥着乐趣,恐怕学习起来,都多出几分兴致勃勃来。

正与孩子的好奇心相得益彰。

似是看出纪墨在想什么,况远一笑,为他作答:“你只看这编钟玲珑可爱,却不知道何为礼乐规矩森严,若早早让你学这个,怕是学不出正雅来,只当好玩儿,偏了乐理。”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寓教于乐的,不到一定的年龄,不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真的学了,也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并没有什么益处,反而是了乐理的正雅,若走上了歧途一样,将来想要纠正都难。

唯有先了解其中道理,再去学,才知道为何要这般,而不是那般,有些乐,是容不得奇思妙想的。

这套道理放在宫廷乐上,就最是合适了。

况远惯例像是奏了一曲,钟声的清脆又不与旁的乐器相同,大大小小不同的编钟,发出不一样高低的声音来,连清脆都分了若干曲调的样子,明明是正雅端庄的宫廷乐,却又似从中听出些俏皮活泼来,并不是纪墨想象中的沉闷有余,端肃过分。

可,若认真品味,其中却又没见多少活泼俏皮,反而规规矩矩,一板一眼,有条不紊。

这里便要说,宫廷乐最讲究的规矩,在编钟这里,便是次序,从某个音起,便从某个音终,整一套顺序,是不能错的,若有差池,就失了正雅。

而这种大乐伴奏也不独编钟可以撑起,所以况远说明自己演奏的只是某个小段,真正的配乐,便是加上纪辰,也撑不起一个完整的宫廷乐。

那此起彼伏的乐声交融,才是宏大浩然的宫廷乐该有的样子,如今这般,单调是编钟奏鸣,总是少了几分意境,难以让人融入理解。

为此,况远不得不多做说明,生怕纪墨以为宫廷乐就是这样的单薄,想象不到那种场面。纪墨的确不敢以自己的想象为真,却总也知道真正的宫廷乐绝对不是叮叮咚咚就能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