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第2/2页)

滥竽充数是怎么成功的,不就是因为不考试吗?现在考了才是正经,也是精简人员的好方法,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是公平了。

否则,直接内定哪些人被刷下去,外人看了,也要一头雾水,现在这样,就是死,也死了个明白,算不错的了。

跟孔筝一样,纪墨有着同样的问题,年龄大了,眼睛、手,都有些跟不上趟,这是衰老带来的必然,却不能以此当做不能通过考核的借口。

孔筝还要好些,他的两个儿子都争气,也是得用的银匠了,就是孔筝考核不通过,被赶出去,也不至于真的没地方住,养老问题是不用担心的。

纪墨这边儿,却是连个能帮衬的人都没有,花不完的月银,纪墨也攒下了一些,可要在外头买院子什么的,这京中地价寸土寸金的,只怕还真的住不起。

孔筝发了一会儿牢骚,也不说了,上官定下来的事情,他们是改不了的,只能背后说些小话,抱怨一下,之后还不是要乖乖去考核。

考核的内容并不复杂,每人拿出自己的水平来,做一支簪子就成了,多珍贵都没要求,多复杂也没标准,看自己水平,做成什么样就交上去什么样好了。

纪墨做的是累丝,毫不夸张地说,他现在眼睛是不好了,看东西总似有重影一样,离得远了还看不清,但有些东西,他闭着眼睛都能做,甚至还“看”得更清楚了。

那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他认为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神识”,咳咳,精神力。

能用,好用,却也仅仅就是取代了视觉一样感官,并不能够发挥其他更大的作用,有些鸡肋,对他现在的情况也还算是好吧。

考核的那天,上官也过来转了一圈儿,看了看各人制作的情况,每个工匠一个桌子,桌上一角堆放着各色材料,一角是各种小工具,一双双手拿着各色工具和材料配合“拼装”,很快就有各样的小东西成形。

上官每天都来转一圈儿,格外关注那些年龄大的,显然清退的主要目标就是他们了。

其中,纪墨渐渐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不似其他人哆嗦着手,不似其他人视物不清要慢慢来,他的动作维持着固有的节奏,有条不紊,从没拿错过一样东西,也没在哪一个环节停下思考良久,翻找良久,每一次都格外精准,若把所有复位,轻松自如。

竟是比很多年轻人还要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