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2页)

相较之下,纪家就没那么庞大的关系网,纪父是分家分出来的,当年就给了一间房,后来还是纪父自己争气,又在左右各自垒砌了两间房,圈了个小院子出来,看着也有了几分气象了,后来娶亲,老宅那边儿又要插手,说的是个邻村的姑娘,据说跟老太太还有亲,结果纪父不愿意,娶了本村瘸子的女儿。

纪母不瘸,人好好的,没啥毛病,就是自幼少了母亲教养,父亲又有点儿唯唯诺诺,撑不起腰,把一个大姑娘逼得格外泼辣,总是惹来一些流言蜚语的口舌是非。

不知道怎么纪父就是看好了人,还是先斩后奏式的成亲,这在讲究“父母之命”的古代,可谓是叛逆至极了,老宅那边儿连断亲的说法都说出来了,还是村长劝着,最后纪父口头认了错,行动死不悔改,就这么过下来了。

因为这个,两边儿一直都不太和睦,纪母生孩子的时候,作为婆母的老太太更是一眼都没过来瞧,正巧,第一个孩子又是个女孩儿,在重男轻女的古代,纪母很是受了一些无形的折磨。

若不是人性子泼辣,扛得住事儿,还真不一定能够挨到纪墨出生,纪墨跟上头大姐相差了八岁,这八年足够纪母吃不少苦头了,好在纪墨之后,就如时来运转,不到四年,纪母又怀了,还生了个儿子,足以让人扬眉吐气了。

在纪墨的印象中,他这个大宝的受宠程度也就在于二宝没出来的那几年了,之后纪母的重心偏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在,对于他这个有功之臣——一举扫清了“不生儿子”的污名,纪母还是很看重的,这份看重就表现在总是提醒他作为老大,要怎样肩负重任,以后要怎样对弟弟好之类的。

其他方面,如今还不能吃主食的弟弟,显然也没什么特别的宠爱让纪墨眼馋。纪墨觉得,自己到底不是真正的孩子了,也不会跟孩子争宠,以后拜师学艺,家中若是有个人顶大梁,于他也没什么不好,嫉妒是不可能嫉妒的,兄友弟恭嘛,且看吧。

被兄弟坑的心理阴影还没完全消散,纪墨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在弟弟身上投入太多精力,若是将来处不好,也就处不好吧,他也不是为了人际关系而来的,拜师完成任务才是主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