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解说(第2/3页)

三夭的选择同样是乘风出其不意折返偷袭的片段。

重看一次,网友们依旧为那个不露脸的学长感到头疼。

“刚才讲的是手速,这里给大家简要对比一下节奏。”季班说,“很多人不理解,操作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意思。长时间段里一松一紧是典型的节奏,但其实微操里还有一种节奏的概念。”

季班拉着进度条往前退,找到三夭功能列表里的一项【键入音】功能,将乘风敲击代码的节奏用清脆的机械声同步出来。

放了两遍后,他记住动作,跟着画面按动手指敲了一遍。随后又将视频往回拉,开启慢放,让网友们仔细听两人的敲击声。

系统音一道低沉,一道清脆,慢放情况下,跟落在不同材质上的雨水一样,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季班的代码敲击速度比乘风的要稍微慢一点,毕竟他年纪已经大了一轮,身体素质跟不上。

但其实也没有慢很多。可是中间部分的两串代码声音几乎完全不重叠。即便是分开听,也很难听出是同一种频率。更无法猜测出是同一项操作。

“哒……哒哒……哒,跟哒哒……哒哒,在慢放二十倍的情况下,两者的区别能听出来吧。”季班说,“这种短时间内的代码键入,大多数考生会做出条件反射性的操作,将多个动作的代码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输出。而不会考虑单个代码所代表的操作是什么,下一个单项代码应该间隔多久输入才是最合适的。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类的大脑没有那么发达。”

“所以,每个人的微操节奏是不一样的。就算是相同的代码,相同的时间内输入完成,机甲也不会做出完全相同的动作。apm250也不行。只是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差距你感受不出来。”

季班说着,又把之前那个模拟软件拉到前台。往空白场景的中间区域重叠着放置了两架手操机甲。

一台复刻乘风的操作,另外一台用他的代码加速至跟乘风相同的速度,同步运行。

经测试,两台机甲之间确实出现了虚影,证明彼此的操作表现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我们说机甲操作的流畅度跟手感是有很大关系的,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原因。手速依旧是其次。手操机甲的作战风格也是完全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细微操作辨认出来的。”

季班说完,将两台机甲分开,并排放在一起。

由于没有标注,网友们一时认不出哪台机甲是谁的代表。

季班果然问了句:“左边还是右边?你们觉得哪个更加厉害?”

网友们迟疑了。在两台机甲的身上都看出了凝练过经验的老熟。

“外行人的眼光:右边。”

“压右。”

“慢放后感觉右边有种人物运动的线条感。左边稍微卡顿一下。”

“只有我觉得左边那种风格会更加干脆利落吗?”

季班等了片刻,抬手将右侧机甲标红,并贴上乘风的名字。

弹幕的走向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季班语气如常,并没有因为这个结果而感到太过惊讶。

“我看了乘风好几场战况焦灼的比赛,开始没仔细看,所以没有注意到,还觉得她很喜欢冒险,不知道恐惧。部分胜利的结果是擦边走了极限。但是只要走极限就必然要倚靠运气,我不相信一个人的运气可以伴随她一百多场。”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可以笃定地说,为什么最后赢的永远是乘风?因为她的手感、她的经验,决定了在对战的过程当中,对手会拥有比她更多的破绽。”

季班吸了口气,斟酌着措词,尽量公正地评价道:

“对于大多数的单兵而言,这一点点微小的差距,日常很难显现,显现了也很难察觉。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它会随着危险贴近而被放大无数倍。这也是普通学生跟远征军驾驶员之间最大的区别。残酷一些说,很多人可能穷极一生都没有办法跨越这一段,仅限于零点几秒之间的细小距离……”

“但是乘风可以。”

这是极高的评价。

基本敲定了乘风技高一筹的实力。甚至隐隐还暗示她拥有远征军的素质。

明明她才是大一的新生。

明明远征军当中的手操机甲手是少之又少,无不都是行业精锐。

季班说完之后,整个评论区的流速变得滞缓。

众人仿佛看见了大多数学生与顶峰之间的天堑,而乘风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另外一端。

她已经穿过同行的伙伴,独自走在比任何人都高远的地方。而留在她身后的人连她的脚印都看不清楚。

这让他们又回忆起视频后续那个“被动人体描边大师”的荒谬操作,当时就被大批网友们提议参选“本年度最离谱十大操作”的排行榜。原来也是在乘风的计划之中吗?!

那手操机甲的潜力确实过于骇人了!

网友们沉浸在乘风彪悍的操作下,感慨她大脑的处理速度为什么能跟普通人差距如此大,简直是自带系统慢放和高速分析功能。

在她形象不断伟岸、膨胀起来的时候,季班突兀地加了一句:“当然,后面这一波攻击能描边躲过,纯属是靠运气。”

网友们:“……”

刚冲到一半的气球就这么被戳瘪了。

在这儿搞人心态呢?他们做错了什么?难道他们不配学习吗?

录频中的季班对网友的心理波动毫无察觉,就着自己准备好的流程引出下一个问题:“那么类似的操作,传感机甲能做到吗?”

他在模拟软件中读取了另外一个数据库。屏幕中间的机甲切换成了人形的传感机甲。

“单兵要在短时间里完成转向、反击,根据数据库中的平均爆发力来看,能达到乘风这个速度标准的,有60%以上的学生。”

网友们心道这概率可比手操机甲高多了。果然传感不比手操香吗?

“但实际操作的话,应该还不到一半。为什么?因为人类需要反应时间,大脑、身体都是。另外,这个动作会对肌肉造成一定的损伤,单兵无法在短时间内多次进行重复,那么后续的这个操作、这个操作,还有这个转向,又怎么能保证独立完成呢?”

网友们沉默了。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传感机甲的单兵对四肢的把控无法做到彼此分离。就好比一个普通人同手同脚走路的时候会觉得不自在,要求两只手分别画圆或画圈的时候无法快速或精准地完成……因此绝大多数传感机甲的切枪速度,是比不上手操机甲的。但乘风可以将机身的每一个构件都分开操作,火力覆盖到所有能开启的武器库,攻击更加猛烈。”

“因此这一整套的操作,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传感机甲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