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小千岁生气(第2/3页)

苏涟神色微凝,恐怕这下人已经离开国公府了。

他继续道:“你的丫鬟说,事发那日你在思贤楼喝茶,我派人查证过,那日你根本没有去过思贤楼,对吧?”

“那日我和乔奚郡主一直在一起,辰时才回的家。卷荷那丫头确实记错了,殿下若是不信,尽管去问郡主。”

苏涟陷入沉默。

楚婕慢慢弯起唇,轻声道:“殿下还觉得是我绑架了小千岁么?”

苏涟从长久的沉默中抬起头:“昨夜,一名女子乘车离京,她的丫鬟却突然冲向守门的将士,自称知道绑架小千岁的凶手是谁。”

那丫鬟声称家人都在京中,不愿畏罪潜逃,举报了自家小姐,请求宽大处理。

楚婕站起来,从容与他对视:“既然如此,殿下还不知自己冤枉了清白之人吗?”

苏涟像是听到什么好笑的话:“楚小姐何出此言?”

楚婕面色不变:“难道不是殿下将我关押至天牢?我堂堂公府嫡女,怎能忍受如此屈辱。”

“楚小姐弄错了吧,我正要去公主府赴宴,不过路过此地,特来向楚小姐道一声谢。”苏涟淡淡道,“若非有你出来混淆视线,恐怕凶手还没这么快放松警惕。”

盘查一松,便迫不及待地离京,说起来也有些荒谬。

原本他以为还要观察上两日,凶手才敢有所行动。

楚婕终于皱起眉:“国公府上下亲眼所见……”

“亲眼所见?抓你的人是谁的手下,楚小姐都不曾问清楚?”

楚婕目光微微动摇,终于感到不确定:“你什么意思?”

“楚小姐,那是温将军的手下,可不是我的人。”苏涟冷笑道,“这里也不是什么天牢,这里——是将军府的地牢。”

怎么会把将军府牵扯进来??

楚婕难以置信地后退两步,一把抓住身边的狱卒:“你不是天牢的狱卒?”

“……我是将军府地牢的守卫。”

“不可能。”楚婕咬紧牙关,温疏水好端端怎么会把她关到地牢?他与太子又不相熟,不可能为此得罪国公府。

苏涟面无表情道:“想必国公爷弹劾我的折子一早已经递上去了吧,就是不知道,父皇到底觉得楚家冤枉,还是我这个太子比较冤枉。”

说罢,再也不理会身后楚婕的叫喊,缓步走出地牢。

一道身影正等在那里,挺拔如松。

温疏水转过身,微微扬眉:“太子殿下的事情办完了?”

苏涟冷着脸往前走:“是又如何,凶手已经落网,还劳烦温将军将人送回去。”

温疏水也不急,立在那儿脚步都不带挪动一下,懒懒道:“臣替殿下顶这罪,可不是白顶的。”

虽然说楚家估计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最后只能自己吃个哑巴亏。

苏涟的脚步骤然停下,不解道:“以你的行事作风,想去赴公主府宴,还需委婉找到我这儿来?”

温将军想闯哪家的府宴闯不得,恐怕对方不仅不恼,还要携老小夹道欢迎。

至于名声,他早就没那东西了。

温疏水不知如何解释心底的考量,只漫不经心道:“这不是显得我敬爱小千岁么。”

说罢,心里却隐晦地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他原来哪里是这样会顾全礼数的人。

苏涟微微颔首:“请吧。”

……

新建成的公主府占地极广,前门和后门对着的是两条不同街道。

宴席之日,正门大开,一眼能望见里头雕梁画栋的屋子和错落有致的造景。

考虑到小千岁的特殊,整体用色比起别的权贵府邸,显得更活泼明亮一些。

天气晴好,院里正在摆席,主客便齐聚在小花园中,赏花饮茶。

粗略数来足足有二十多个年轻男女,据说自公主府的帖子下发以来,受到邀请的人说话都要比平日自信几分。

尤其是小门小户,陈皇后既然选中了,说明品行极好。

苏蕉儿却实在不认识几个,端端正正地坐在首位,睁着眼好奇地看来看去。

许是提前吩咐过,不时有人上前来问安,接着便多多少少会讲上几句话,倒也不无聊。

还有年纪小些的公子,与朋友侃侃而谈,离小千岁近了,反倒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苏蕉儿不免微微探身,好奇地问:“怎么啦?你脸好红呀。”

那小公子只觉一阵香风拂面,顿时手脚僵硬,行了礼,闷头跑出老远,惹得好友哄堂大笑。

苏琅儿亦是掩唇轻笑,余光瞥见花园月洞门处苏涟阔步走了过来。

苏涟是太子,身份贵重,皮相又好,最重要的是,别说正妃,连侍妾都不曾有一个。

他一出现,园子里的千金贵女们纷纷端正了姿态,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越发谨慎小心。

可当他身后之人露出全貌,整座圆子竟被人暂停住似的,刹那间鸦雀无声。

温疏水缓缓扫视,一下便瞧见坐在首位的苏蕉儿,手正乖巧地交叠放在腿上,见到他,似乎愣住。

她今日穿了一条如意缎绣五彩祥云水仙裙,天气渐热,也没有添外衫,整个人看着又纤细了一圈,

胸脯倒是鼓鼓囊囊,足见是个大姑娘了。

苏蕉儿迎着光,越显得肌肤雪白,对襟衣领遮不住弧度优美的脖颈,以及蝴蝶翅膀似的精致锁骨。

她今日还上了妆,眼角抹了绯红,一朵桃花曳曳生姿。

苏蕉儿不知他怎么会来,还是跟着皇兄来的,只是轻轻撇过头,假装没有看到。

温疏水目光微微一沉。

好在正好有人过来问安,缓解了她此时的无措。

黎太傅嫡孙黎颂拱手行礼,一笑便露出一颗酒窝,格外讨喜:“见过小千岁。”

他身边之人跟着行礼,一举一动,得体得挑不出丝毫差错。

震惊过后,园子里终于重新热闹起来。苏琅儿看见来人,皱眉:“楚识宁?”

见到认识的人,苏蕉儿不免眨了眨眼:“是你呀。”

楚识宁温和一笑,目光落在她脸上,妆容娇艳,却难掩那双杏眼里的纯真无邪。

苏琅儿可不记得母后邀请了楚家的人,虽说楚识宁平日里只知读书,不大掺和家族的事。

但既然姓楚,苏琅儿便喜欢不起来。

不过客人都到了跟前,还带了礼,她也不好发作,只是淡淡望着。

楚识宁备了两份礼,一份贵重的俗礼已经由掌事宫女录下,手掌一翻,拿出一只玉雕的小猫。

也不知是那位大师手艺如此纯熟,玉这般易脆的质地,也能雕得栩栩如生、纤毫毕现。

苏蕉儿孩子心性,果然喜欢,拍了下手,仰起头眸子亮晶晶地看他:“你要送给我吗?”

楚识宁见她终于冲自己笑了,心里升腾起绵密的暖意,竟也不自觉地露出笑容:“小千岁喜欢,是臣之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