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1章 少王不寿诗家悲(第2/2页)

了解一个时代的细节,最起码在起居饮食言行方面不被人视为异类,像是这一次敲打掌直徐氏所以成功,就是建立在对细节的了解上。

其实如果不是穿越成李守义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与处境,李潼倒是对于自己融入唐朝的生活颇有信心。基于工作上的资料整理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在于他在学识专业上的累积。

李潼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生时期则更侧重于古代文学中的古诗词领域。而讲到古诗词,唐诗便是一座不可忽略的高山。

虽然前人学术研究硕果累累,李潼在选择课题的时候也知难而退选了更加小众冷僻的方面,但哪怕出于兴趣,对于唐诗也颇有了解。

凭着这些积累,如果换个身份,即便不能获得什么政治上的公卿高位,混个诗文清贵还是不难,走到哪里都有人请客那种,毕竟唐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不过穿越这种事,本就具有偶然性,也难十全十美。换另一个角度讲,他目下虽然处境危险,时刻都要面临政治上的迫害,但最起码日常衣食的生存需求还是有保障的。

如果换一个卑微的身份开局,自由是自由了,结果一口凉水喝下去,他妈的还没混出名气就生疟疾挂了,这又要怪谁去?

眼下的寂寂无名虽然是一种保护,但李潼也明白不可长期满足于此,没有存在感,就意味着生死无关紧要。是死是活没人在意,那么活着也跟死了没有太大区别。

一如后世被鞭杀的李光顺,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李贤,根本不会留名史册。

李潼需要存在感,且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李贤的少子而存在。可是在这深宫之间,想要刷出存在感而又不引起武则天的警觉又谈何容易。

李潼眼下能够想到且做到的,比较安全稳妥且有效率的方法,还是一个文抄,通过诗文的传颂让世人意识到,故太子李贤居然还有儿子,而且还是一个长得俊美无俦又才华惊艳的儿子!

《全唐诗》李潼都能诵下小半,才华惊艳是真。至于俊美无俦,虽然各人审美观不同,仍然有待商榷,但起码李潼是这么看的,小命都岌岌可危,要脸干啥?

只有丢掉节操,人生才有更广阔的空间与无尽可能。人的潜力无限,能够限制未来的只有自我限制!大唐美男子李守义,将这句话奉为至理。

退一步讲,就算最终他还是没能扭转命运,难逃一死,但也希望自己能够给后世留下一个更加光彩且丰富的形象。

隋炀帝残杀大臣不在少数,薛道衡能够因“空梁落燕泥”多记一笔,也算是一种成功。少王不寿诗家悲,盛唐因此少颜色,这么一想还挺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