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2页)

这个时间点有来上班的老师,也有来报名的家长,虽然不如周末时人多,但也有那么十几二十人。

婆母看见他们围过来,坐在地上就哭得起劲儿了,一会儿哭自己儿媳妇在这里抛头露面,一会儿哭她不孝顺。

有人忍不住问,“婆婆,在这里上班是当老师,又不是什么不好的工作,再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男女平等,你这么说自己儿媳妇儿不好吧?”

婆母瞪他,“她不仅抛头露面,还乱搞男女关系,我今天就要让她和那个男的出来和我对质。”

她今天巴巴跑这里来,一方面是今早上听儿子抱怨了昨晚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在自己小姐妹那里知道自己儿媳妇儿上报纸了。

她打探了来龙去脉,顿时知道儿媳妇是因为举报那个银行上的报纸,气不打一出来,感情她被骗钱,被儿子埋怨,她儿媳妇还被夸?她这不是当了人家的踏脚石?

心里不痛快得很,和人嘀咕了几句之后决心来整治下这个儿媳妇,免得她不知道天高地厚。

阿姨紧张道,“你别乱污蔑人,我们这里没有乱搞男女关系的。”

这年头乱搞男女关系是很严重的问题,前几年就有人因为流氓罪被判处死刑,要真被找到证据,那不得脱一层皮?

路人倒还在津津有味看热闹,“那你说你媳妇儿不孝顺,是怎么个不孝顺法?”

婆母早想好托词了,哭嚎道,“她为了和男同志在一起,整日里不归家,还恶意举报我,害得我几千块的钱没了。可怜我一个老太婆,不懂年轻人的弯弯绕绕,辛辛苦苦存下来一辈子的养老钱说没就没,她是想要我饿死在街头啊。”

大家看她一个老人家哭得这么惨,顿时很怜悯,给她出主意,让她报警。

林秀匆忙把吴老师从办公室喊出来,然后走到楼下,恰好听见她在卖惨,忍不住心里犯恶心。

幸好现在人少,不然对于补习班来说又是一场难以收场的舆论危机。

她寒着脸对吴老师道了歉,请他帮忙给记者打电话。

吴老师知道她接受过公安局表彰,也接受过采访,哦哦两声,莫名其妙道,“来采访啊?”

林秀冷静说,“来处理家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