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 32 章 爸妈回来了(第2/3页)

有了柿子饼在前面吊着,他才不厌其烦检查一遍又一遍。

本子交上去,他还眼巴巴瞅着二姐,生怕错一道题,他的柿子饼就没了。

“第一道对的,第二道对的,第三道,嗯?”

江雨恒紧张得额头冒汗,声音开始结巴,“咋……咋啦?”

“没事。你擦得不干净,我看不清这是3还是5?”

江雨恒接过本子,看了一眼,刚刚这题错了,应该是53,他写成33,检查的时候改错,但是字没擦干净,3字还有些印记,他忙拿了橡皮擦把字擦干净,重新写了一遍,“是5。”

江雨彤看了眼他手里的铅笔,挑了挑眉,“下次再这样,我就算你错。”

江雨恒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知道了。”

江雨彤把剩下的题目全部改完,而后大发慈悲点了下头,“都做对了。”

江雨恒迫不及待抓起桌上的柿子饼,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味道瞬间充斥舌尖,“太好吃了。”

江雨彤摇头失笑,真是个孩子。

一个柿子饼哪够塞江雨恒的嘴,他不满足,眼巴巴凑过来,“二姐,还要做题吗?”

“我哪有那么多柿子饼啊。”江雨彤白了他一眼。

江雨恒失落不已。江雨彤转了转眼珠,“如果你能在半个小时做完,并且一个不错,我就再给你一个柿子饼?”

江雨恒听到没有了,有些失落,现在听到还有,他眼睛立刻亮了,“真的?”

“真的。”

江雨恒连连催促,“那你快出。”

“不急。”江雨彤慢条斯理道,“你做不做题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做对了,你吃柿子饼。你做错了,我却没有半点好处。这不公平。”

江雨恒一想也是,“那你想怎么办?”

江雨彤转了转眼珠子,“你做错一道题给我两毛钱。”

江雨恒但凡手里有点钱,很快就会花光,现在他手里只剩下五毛钱,还是他留着买弹珠用的,现在听说打个赌就要两毛钱,就有些肉疼,“你也太黑心了吧?”

江雨彤白了他一眼,“你爱做不做。”

江雨恒看着吃了一半的柿子饼,咬了咬牙,“做。你出题吧。”

江雨彤哼了哼,小样,还治不了你。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五,村里其他人家都置办了年货,只有江家没有。

闻着别人家飘来的肉香,自家只能顿顿吃大白菜,江雨彤主动表示今天去赶集。

“可我们没钱啊。”江雨欣有些为难。她外婆走的时候,只给她不到一百块钱,她花得差不多了。

“没事。我有。”最近雪下得越来越大,江雨彤担心她爸妈回来,集市没什么好菜。所以想着还是自己拿钱买年货。

正在欢欢喜喜吃柿子饼的江雨恒有些好奇,“二姐,你哪来的钱买年货?”

买年货少说也要三四百块钱,他二姐攒的那点钱不够吧?

江雨彤正要回答,外面传来叫嚷声,三人探头往外一瞅,立刻开门迎了出去。

“爸!妈!你们可算回来了。”

江建业和李秀珍顶着大风大雪扛着大包小包进了院子,看到三个孩子,一切辛苦就都值了,脸笑成一朵花。

这是江雨彤第一次见到江建业,比原身记忆里瘦了许多,又瘦又黑,看起来非常疲惫。

在原身记忆里,李秀珍是风风火火,江建业是温吞干活。夫妻俩每次回来都会带很多东西。

江雨欣去厨房给父母做好吃的,江雨恒和江雨彤帮着提行李。

到了堂屋,江建业和李秀珍问两个孩子家里情况。

江雨彤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她不知道的由江雨恒补上。

江雨欣捧着热腾腾的面盆进来,里面是刚刚出锅的热汤面,上面堆着大白菜,“爸,妈,快吃吧。”

江建业和李秀珍坐了四个多小时的车,为了省钱,没在服务站吃饭,这会饿得前胸贴后背。

江雨彤看面里太简单,又给他们拿了两个咸鸭蛋。

李秀珍剥开咸鸭蛋,里面流油,“这咸鸭蛋哪来的?”

“我腌的。”江雨彤有些自豪。

李秀珍睁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你腌的?你怎么会腌鸭蛋?”

“这又没什么难度。”江雨彤将腌制方法随口一说。

李秀珍听着,嗯,确实挺简单的。

她看着咸鸭蛋想了个好主意,碰了碰丈夫的胳膊,“你说咱们要不要也在摊上弄点鸭蛋卖?”

江建业头皮都快炸了,“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之前菜卖得好好的,你非要加个水果摊。我拿完菜又去拿水果,回头还要看摊子,我一天只睡五个小时。你瞅瞅,我都瘦了一大圈了。”

李秀珍弱弱替自己辩解,“我还不是心疼你。所以才想着把水果摊撤了,换成鸡蛋鸭蛋。”

江建业似乎有满腹怨言,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你哪是心疼我啊。水果和蔬菜批发点离得不远。鸡蛋得去农场才能拿到最低价。你这是想折腾死我。”

李秀珍白了他一眼,“咱们可以从老家的鸡场运些过去。价格能便宜不少。”

江建业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天冷的时候,鸡蛋放不坏可以。但是天热,大老远运过去,鸡蛋很容易坏。绝对不行。”

李秀珍觉得女儿这咸鸭蛋腌得不错,省城人最好这一口。但是她也不可能只卖咸鸭蛋啊,就想把鸡蛋、鹌鹑蛋也加上。可丈夫说得对,大老远运过去不现实。

江雨彤听明白了,她父母开了水果摊,生意并不好,“妈,你们在省城不赚钱吗?”

李秀珍叹了口气,“我们水果摊位置不好,顾客不多。许多水果卖不完都烂掉了。”

江雨彤这几天回想过书里的情况,在原身初三那年,他们赚了点钱。听说做的是收废品的生意。

正打算怎么跟他们提这件事,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江雨彤组织一下语言,“爸,妈,我有个同学在县城开了个废品收费站,赚了很多钱。你们要不要试试?”

她之前不是没想过跟父母提这件事。但是他们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可能因为她随口一句话就转业。但是她上了初中就不一样了。她完全可以给他们立个虚假人设当目标。

李秀珍和江建业停下手中动作,齐齐看向她,“真的假的?”

“真的。”江雨彤生怕他们不信,“我听我同学说一个月能赚四五千。生意差的时候也能赚两三千。”

李秀珍皱了皱眉,“收废品多脏啊。”

江雨彤挠挠头,“水果烂了,味道也很大啊。只要能挣钱,不犯法,我觉得就是正当职业。”

李秀珍将信将疑,“真能挣那么多?”她咋这么不相信呢。

江雨彤也知道让他们转业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她父母租的摊位一次就交一季,退摊位时不退租金,以她父母的性子,肯定会干到到期为止。所以上次她才没有说,她给他们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下雨的时候,菜场生意肯定不好,你们可以去看看别人是怎么收废品的。你们就能知道赚不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