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买碗(第4/4页)

陈璐:“表姐,你怎么这么说?就算你平时和佟奶奶亲近好了,但那只碗本来是因为我才卖出去的,现在不是应该由我买回来?”

顾舜华听这话,真是好笑又好气。

她这话还真是没说错一个字,她也确实是她的表姐,那只碗当时也和她有些瓜葛。

只是听她这一说,难免误会罢了!

胡姐却不管那些,请她们进来客厅,让她们先等着,上了茶,之后,那位徐老爷子就到了。

徐老爷子银白的头发,看上去得有八十多了,不过精神头还挺好的,头发梳理得齐整,甚至还抹了摩斯,穿着一件宝蓝色皮衣外套,脚底下是锃光瓦亮的真皮鞋,看上去竟然是个十分洋气的老爷子。

顾舜华见了,先问好,之后便说起来意。

陈璐见此,也赶紧上前,说明来意。

徐老爷子皱眉,看看顾舜华,再看看陈璐:“你们是表姐妹,都想为家里老人家买回这只碗?”

陈璐点头:“是,不过徐老爷子,这事可是我先和您提的,我姐也是听说我要买,才来找上您的,总归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章兆云一听,嗤笑出声:“这位表妹,瞧您说的什么话,怎么叫听说您买,才找上的。”

说着,她上前和徐老爷子行礼,笑着说:“老爷子,您好,我是章添阅的女儿,我爸曾经和我提起过您。”

徐老爷子倒是意外,之后笑呵呵地说:“我早些年和你爸曾经有过一面之缘,他现在可好?”

章兆云:“好着呢,现在身体硬朗,每天都自己溜达着过去故宫上班。”

这边陈璐见此,拧眉:“老爷子,之前说得好好的,总不能说因为是朋友认识的,就在这里抢了吧?”

这话一出,徐老爷子面上也有些过不去。

他看了一眼陈璐:“这只碗,本来也是我以前买的,我既然买了,就是我的东西,我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还不至于被人家用话拿捏。”

说着,便端起来茶碗,其实端起茶碗,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

然而陈璐不懂啊,她哪里懂得这些老规矩,她笑着打开了手里提着的盒子,道:“徐老爷子,您看看这个,有兴趣吗?”

徐老爷子听这话,瞧过去,瞧了后,倒是有些兴趣了。

顾舜华章兆云看过去,那是一个瓷胎画珐琅洋红酒盅,顾舜华不懂,章兆云却知道,这种瓷胎画珐琅是清朝宫廷御用的彩绘瓷器,除了拿出来一些犒赏功臣,大部分都是留在清宫里。

这种彩绘瓷器如今留在世上的,自康熙时候开始,到乾隆年间止,也就是说,陈璐拿出来的这物件,怎么着也是乾隆年间的,有些年头了,自然是价值不小。

徐老爷子顿时来了兴致,赶紧招呼陈璐近前,他要仔细看看那红洋盅。

顾舜华和章兆云面面相觑,谁想到陈璐还能有这一招啊!

这分明是有备而来。

一时两个人也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时候徐老爷子便问起来陈璐这洋红酒盅的来历,陈璐便告诉他是从国外追回来的,徐老爷子更感兴趣了。

至于顾舜华和章兆云,便被晾在那里了,也真是尴尬,不但尴尬,还犯愁,这个时候还能提那碗的事吗?

陈璐自然很是有些得意,笑看了顾舜华一眼,用唇形告诉她:那碗是我的了。

顾舜华冷笑,心想今儿个就这么着了,你不让我买,那你也别想买成,我偏偏不走,我就戳这里,等下把买卖搅黄!

其实依她的想法,她知道陈璐因为那碗而被抓起来判刑,陈璐对那碗有执念。

既然这样,她就非不让她如意,那碗与其在陈璐这种人手里,还不如干脆就留在这位徐老爷子手里!

谁知道这时候,外面却响起了敲门声,紧接着,一个人走进来了。

顾舜华一看,也是意外,竟然是徐先生,就是之前雷永泉妈妈求情让她留座位的那位。

徐先生看到顾舜华也是意外:“顾大师傅,您怎么在?”

那边徐老先生一听:“什么?顾大师傅?”

徐先生笑了:“爸,敢情您不认识啊,这是顾大师傅,就是御膳人家的顾大师傅啊!咱们不是已经在御膳人家订了大饭吗,过两天就去吃饭了!您就能尝到顾大师傅的手艺了?”

徐老先生也是意外,连忙抬了抬眼镜,看向顾舜华:“您就是顾大师傅?”

说着,看了一番:“对对对,就是您,怪不得我刚才看着面善,我老糊涂了,没想起来!”

陈璐从旁,顿时皱眉,她正给徐老先生介绍这洋红酒盅呢!

然而徐老先生却已经把洋红酒盅抛之脑后了,没办法,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刚才视若珍宝的,一会儿就弃之若履,就是老小孩了。

这位老小孩徐老先生很是热情地上前,和顾舜华握手,一叠声地夸:“国外都知道,都说中国菜好吃,顾大师傅,了不得,了不得!”

顾舜华见这个,自然心喜,便趁机和徐老先生说起这次的大饭,那桃花泛是如何如何用新鲜大虾,那炭墼红烧肉的炭墼又是如何苦苦寻觅才能拿到:“这年头,想吃这口儿,便是有钱也难找了!咱大饭的菜不是简单的菜,那就是磨出来的功夫,是咱中国的老文化传统了。”

这话说得徐老先生真是心花怒放,敬佩得五体投地:“好,好,我就爱这一口,盼着吃呢,要是没吃到,我这心里馋得慌哪!”

徐先生从旁也是笑:“老家儿年纪大了,有时候性子就这样,顾大师傅别笑话,多多海涵。”

这边说得热火朝天的,顾舜华趁机提起那碗的事,到了这时候,徐老先生再没不答应的。

陈璐见这个,急眼了,忙上前:“徐老先生,您看这洋红酒盅?”

这可是正经康熙年间造的好东西,很难找,不比那一顿饭强?

然而,徐老先生眼里却已经没那洋红酒盅了,连看都不看了:“陈同志,今儿个对不住了,招待不周。”

这话就是送客了。

陈璐这时候也是好笑又好气。

她要买这碗是有缘由的,在那牢狱里,她不知道反思了多少次,前世今生都想过了,她觉得所有的关节就在那只碗,她必须拿到那只碗。

所以自从出狱后,她就苦心寻找,好不容易得到消息,精心策划,为防万一,又特意打听了这位徐老爷子喜好,没想到临到最后,却败给了那么一顿大饭!

也真是见了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