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蛋炒饭它就是蛋炒饭(第3/5页)

收拾妥当了,打发两个孩子出去玩,她和任竞年就忙开了。

他们这边忙着,街坊们闻到香味,难免问一嘴,顾舜华便说起任竞年同学过来的事,街坊就不免叹息开了,霍婶儿更是道:“你们家竞年上了大学,过来的客人也都是大学生了!”

说这话,自然羡慕得很,于是大家伙就和霍婶儿开玩笑,说你家勇子不是最近也要上电大吗,那也算是大学生。

霍婶儿:“那可不是嘛,也要上电大了,多亏了舜华,要不然咱都不知道这一茬!”

这都是顾舜华起了一个好头,满大院的年轻人都学会了,一个个削尖脑筋想上学了,函授,电大,夜大,在职的不在职的,反正五花八门的路子,只要想学,总是能找到机会学习。

于是大家就笑起来了:“咱们大杂院现在已经一股子书香味儿了,别的大院有人来跑来找我打听呢,问我怎么考电大,我说我们大院一堆好几个电大的,回头我给你问问!”

就这么说笑间,任竞年的同学来了,大家既然过来,也不好空手,都带了礼物,有的带了糖炒栗子,有的带了街面上的饽饽,也有的干脆送了一本书。

顾舜华拿过书来,倒是喜欢得很,竟然正好是一本西方企业管理,她最近图书馆正想借这方面的!

顾舜华拿来了炒瓜子,给大家伙吃,大家一边吃着一边四处看看,显然对于这拥挤的大杂院,都充满了好奇,还有人去看那房梁上的雕花,老房子,当时建的时候讲究,屋檐上是依稀能辨出颜色的彩绘,以及精致的雕饰,有蝙蝠,有寿字。

大家看了一番,终于发现:“你们家这房子倒是新。”

任竞年便说了自家盖房子的事,大家这才恍然,也不由感慨:“在北京安家可真不容易!”

现在他们入学了一段时间,当时上了大学的新鲜劲褪去,也开始了解一些情况,知道以后他们毕业分配,备不住分哪儿呢,都不一定能留北京。

当然任竞年这种肯定没问题,爱人是本地户口,组织分配的时候肯定得考虑夫妻分离问题。

一时大家又去看他们家的婚纱照,婚纱照放在玻璃相框里,是这局促的小房子内最打眼的时髦品了。

同学惊叹连连,看看那婚纱照,再看看顾舜华,忍不住道:“嫂,你这身段真好啊,长得也好,瞧着就洋气!”

男同学也都点头:“嫂子这照片,我要是大街上看到了,还以为是电影明星呢!”

大家都笑起来,顾舜华也忍不住笑道:“得,这都夸得我飘起来了!”

说话间,便陆续将菜端上来了,都是老特色了,有炸鹿尾,有炒肝儿,有卤煮火烧,还准备了几样小点心,芸豆卷儿、银丝卷和豌豆黄。

大家自然都觉得新鲜,一个女生惊奇地捏着银丝卷:“这是什么啊?”

她是南方人,没见过这个,学校也没吃过。

顾舜华笑道:“这是银丝卷。”

说着,她拿起一个掰开了,于是大家就看到,那柔白的银丝卷里竟然是有馅料的,仿佛银丝一样,丝丝缕缕的,细嫩柔白,一时不免都起了兴致。

大家尝了尝,那味道真是好,软绵油润,香甜细腻,不由连连点头:“真好吃!咱们食堂要是有这个就好了!”

顾舜华又给大家介绍了其它几样,讲了炸鹿尾的来历,让大家尝了,还给大家说了卤煮火烧的传统。

最后开吃,自然是没有一个不说好吃的,要知道食堂里的饭菜永远是那么几样,再变着花样做,也得顾忌大多数人口味,没什么特出格的,所以吃来吃去,早腻了,现在吃着顾舜华精心制作的特色,那真是口齿生香。

“我以前不懂,现在才知道,这卤煮火烧真够味!”

“我觉得这炸鹿尾才好吃呢。”

“我倒觉得我这一口吞下去的,不只是豌豆黄,还是北京城的百年文化沉淀。”

这话说得大家都哄堂大笑。

不过笑归笑,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做菜讲究起来,还是真需要一点文化底子。

吃完饭后,顾舜华和任竞年便带着大家在附近几个胡同逛了逛,最后去了大栅栏,大栅栏这个时候正热闹着,大家看得眼花缭乱的,算是彻底领略了明清金融中心的风采。

陪着任竞年同学逛了一天,其实多少有些耽误时间,不过顾舜华倒是觉得值得,任竞年的同学大多比自己小几岁,又都是大学校园里熏过的,一个个说出话来就是有些见识,和他们多在一起处处,自己也能开阔视野。

甚至有些事情,任竞年和自己平时都没提过,比如什么运动会,什么足球,还有什么社团,因为任竞年统一认为“这是闲篇”。

临走前,几个女同学都有些恋恋不舍,拉着顾舜华的手,邀请她回头过去她们宿舍玩,最后还道:“和嫂子一起聊聊,我们也长见识呢!”

事后,顾舜华感慨:“你这些同学人都挺不错的!”

任竞年:“是还行。”

顾舜华突然道:“也幸好人不错,今天逛街的时候,她们说了,她们会帮我看着你,你要是有个什么贼心,她们马上向我报告!”

任竞年:“?”

顾舜华:“所以你就别有别的想头了,老实点吧。”

任竞年一脸无奈:“……我哪儿不老实了?”

顾舜华笑了:“没有不老实最好。”

**

周一上班,一上班那气氛就不太一样,大家神秘兮兮的,后来一问,果然是要进行玉花台内部的选拔了,选拔出来才能给报名表,参加北京地区的烹饪选拔赛。

报名要参加的年轻厨师也有几十个,牛得水挨个点名后,便让大家做一份鸡蛋炒饭。

“做好后,放在瓷盆里,贴上自己抽到的编号,每个人要记住自己的编号,我们选拔组不知道你们编号,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徇私。”

他说得干脆利索,大家却还没反应过来:“蛋炒饭?”

就这?

牛得水一瞪眼:“怎么?不行啊,蛋炒饭那才叫真功夫!”

大家哪还敢再说什么,都赶紧忙起来,蛋炒饭倒是人人会做,但这一时之间,难免有些不凑手的,后灶也是弄了一个人仰马翻。

好不容易,所有人的蛋炒饭都出锅了,呈现在选拔组面前,大家挨个尝了后,一起商量了商量,挑出来十五份,然后宣读编号,这就是可以参赛的人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有人脸色不太好看了。

要知道出去参赛一共有十五个名额,玉花台的掌勺倒是有七八个,这么一来,每个掌勺合下来两个徒弟参加那是最好不过的,就算不绝对平均,但每个掌勺总得有个徒弟参加吧,这就是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