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成了潘金莲(10)(第2/3页)

颜盈吁叹一声,让银瓶不要太过客气。“别弄得这么生疏,我还要在清河县待一段时间处理一些事情,银瓶你这样生疏客气,倒让本宫有些不自在起来。”

“金……夫人说笑了。”

到底有些拘谨,银瓶没再喊金莲姐姐。而她的儿媳妇张氏更是诚惶诚恐,万万没想到当今的太上皇后娘娘与她的婆婆有旧。

张氏可是知道的,她的婆婆‘李瓶儿’早年曾经在高大户家做过使女,后来与好姐妹一起自赎其身,就回了老家。她的婆婆还曾感叹,不知好姐妹如何了。

结果……人家进了宫,当了贵妃又当皇后娘娘,最后母凭子贵坐上了太上皇后的宝座。如今哪怕穿着朴素,那也是贵气逼人,不敢直视天颜。

恰在这时,去购买吃食的内侍回来,就凑到颜盈的跟前说话。令福帝姬着人询问娘娘的行踪,估计不日就会和驸马来清河县。”

“那丫头跑来干嘛?”颜盈有些不高心的道:“想撒野,让她和驸马滚去西北,那里自有西夏人供她随便撒野。当初本宫满足她心愿为她找了种家儿郎做驸马,那就好好的随驸马在军队里待着,如今带着驸马东奔西跑,像什么话。”

内侍笑笑,附和道:“娘娘,令福帝姬也是关心娘娘。今儿一早陛下返京,娘娘孤身一人的,令福帝姬这是不放心,想着陪伴娘娘。”

“别为她说老话,玉翡什么样的性格,本宫还不知道吗?”

颜盈不耐烦的挥手,让内侍将买的东西交给银瓶处理,回过神的银瓶示意张氏赶紧接过,去厨房处理。

张氏有一手好厨艺,银瓶则善女红,婆媳二人将整个家料理得妥妥当当,让西门麟可以双耳不闻窗外事的安心读书。日子虽然平淡却很安心,最起码比颜盈那种惊心动魄,一步步算计走过来的日子好太多。

中午的时候,张氏整治了一桌的好酒好菜。大部分是内侍买的,少数则是自家产的东西。味道不错,让原本打算吃过午饭就离开的颜盈盘旋过黄昏时分,才离开沙枣乡。

离开之时,颜盈并没有留下什么贵重的财物,一来颜盈穿着朴素,二来又不是马上留开。倒是给了张氏一个玉手镯,成色不错,是故人相见给晚辈的见面礼。

回了驿站歇息,接下来的几天,颜盈都住在驿站,安安静静的等消息。

期间,银瓶领着张氏来县城看望学堂读书的儿子时,来驿站拜会过。这一回,颜盈正儿八经的给了些赏赐,又详细问过西门麟的学业。读书的天赋不算多好,但勉勉强强算个勤奋型的孩子,没太多花花肠子,加以培养倒不失为造福一方的好官员。

出于这个目的,颜盈倒是难得开口施恩,让西门麟入国子监读书。

这是皇恩浩荡,因为国子监入读的学子都统称天子门生。除了官宦子弟,各地出类拔萃的学子外,还有赵氏宗亲的人,算是一处结交权贵、与未来发展极其有利的地方,到国子监读书,对于西门麟这种‘寒门子弟’来说,绝对利远远大于弊。

估计银瓶一家子也知道这点吧,所以对于这份恩典,全都欣喜若狂,随后颜盈留在清河县等弟弟、妹妹消息的时候,银瓶倒时常来陪伴颜盈。不过那个时候,颜盈已经搬出了驿站,住进了一处算是皇家别苑的庄子上。

就这样,大概又过了半个月吧,早就从438口中得知潘小弟潘金郓下落的颜盈,才终于从锦衣卫口中得知了。至于潘小妹潘金荷,自从王招宣暴毙而亡后,就和其他的丫鬟一起被王招宣夫人一起卖去了别家。

而那别家不是别人,便是《水浒传》中绰号小旋风的柴进的叔父柴皇城家。

后成了柴皇城的二房夫人,正有孕时,不料遇到那高唐州知府高廉(高俅的兄弟)的妻舅殷天锡倚仗权势,欲夺取柴皇城的花园,还殴打柴皇城。柴皇城气愤而亡,潘金荷也就成了寡妇,带着柴皇城大房夫人留下的儿子以及遗腹女,寡居生活。

“看来母后当初处置高俅一党的时候,倒间接为姨母报了仇。”带着驸马赶来清河县的赵玉翡感叹起来。

不过倒没有感叹错,就如赵玉翡感叹的那样,在没想起一双弟妹存在的时候,颜盈处置贪赃枉法、擅权卖官的高俅以及余党的行为,真的算间接给成了柴皇城继室的潘金荷报了仇。

只是……相对于潘金郓,颜盈却对潘金荷,或者说对那已经过世的柴皇城感官不怎么好。不知道是不是颜盈的错觉,反正颜盈就觉得或许柴皇城是知道潘金荷是她的妹妹。不然一个被家主毁了清白,家主死后又被家主遗孀转卖的奴婢,怎么就成了柴皇城的二房,更是在大房死后,直接上位成了继室。

只是时也命也,估计直接被殷天锡倚仗权势欺人举动气愤而死的柴皇城,还没来及对潘金荷说,你那同母同父所出的姐姐潘金莲成了宋徽宗的第四任皇后,不然依着从锦衣卫描述的资料来看,同样工于心计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很好护住自己的潘金荷,绝对会带着一双儿女,来个千里投奔。

颜盈叹息。“是啊,间接帮她报了仇。”

“女儿有些不解,母后为何现在才想起要寻舅舅、姨妈?”赵玉翡开口问话。

颜盈:“怕他们会添麻烦呗!”

赵玉翡:“哈?”

颜盈:“不懂?”

赵玉翡摇头:“不太明白。”随即赵玉翡喊了一声驸马|种彦崇,“驸马可知母后的意思。”

种彦崇:“……母后自小和两位舅舅、姨妈分离,两位舅舅、姨妈到底是何性格,母后一概不知。要是好的,出生不显尚要依靠母后才能立足权贵之中,要是不好……”

“当时大宋正值关键阶段。”有些话是不适合种彦崇说的,所以赵玉翡便接过话茬。“父皇又不管事,不管政务还是军事甚至水利农生,母后都要过问,平日里又要教养皇弟,哪里有时间理会其他。”

她的母后最在意的除了自己、儿女外,便是这大好河山。内忧外患之下,连自己、儿女有时候都会抛之脑后,何况是自小就失散的亲人。

而且赵玉翡很确定,她的母后早期对她的娘家人有心结。父亲死了,母亲以不能同时养育三个孩子做借口,分别将她和小她三岁的妹妹潘金荷给卖了,用卖两个女儿的钱带着小儿子潘金郓从清河县搬去了阳谷县。

如果当初没心结,说不得自赎其身离开高大户家后,就会选择和银瓶一样,回娘家去。毕竟就世人的眼光来看,有父母兄弟依靠,总好过单身一人的过日子。

“是啊,没有心情理会其他。”颜盈笑了笑:“现在天下已经算真正意义上的太平了,有些往事也到了该处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