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第2/2页)

此人心思细腻,且得了萧清朗的几分真传,所以在查案之事上很有手段。萧清朗派他前去金陵,大概是从一开始,就觉得金陵之事有异。

忽然之间许楚想到,当初他曾说过,在其入三法司掌权之后,曾多次翻阅金陵卫谋逆一事。可那个案子的卷宗,却没办法拼凑完整。当时许楚不曾所想,如今想来,若非对那个案子存疑,他又怎会在浩瀚的案宗之中特意寻到英国公赴金陵镇压叛逆一案?

想到这里,她看向萧清朗的眼神就更多了一些炽热。论探案直觉与对大局掌控,她对萧清朗果然只有敬仰的份。

萧清朗被她的眼神看的言语一顿,最后只能轻咳一声,移开视线继续往下说起来。

“也正是如此,我寄书信与他,让他暗查孙家与肃王一脉的关系之时,他也并未太费力气。”萧清朗说着,就感慨一声,“不过按他信中所言,也是我们运气好,竟寻到了曾在孙老太爷身边的长随,且那长随还恰因唯一的孙子重病而走投无路之时,否则我们要想拿到肃王与孙家的定亲信物,也不可能那么容易。”

许楚心里长叹一声,心境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是沉重还是该放轻松一些。沉思一瞬,她欲言又止,可当视线落在那化为灰烬的纸张之上的时候,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孙家,至于她自然是陌生的存在。可是若她真的是孙柔的女儿,而且还是孙柔背叛肃王一脉的证明,那岂不是说......在老肃王被准许入金陵享有荣华之前,其实他身边是有子嗣跟随的?

那人,不会是出自孙家婢女腹中的将要到京城的肃王。也不会是肃王到封地之后所生的子嗣,因为那不符合许楚对幕后之人的侧写跟分析。

若是这样说起来,那就只剩下肃王的两名嫡子,还有那名嫡孙了。这三人,都是出生高位,在京城被受推崇,最后因肃王府一朝落败而自高处跌入谷底。经历坎坷,且在到了封地之后,尝尽了世态炎凉,甚至被轻贱与欺侮过。

许楚眯了眯眼,心里暗暗琢磨起来。老肃王的嫡长子,应该比先帝大十六岁左右,算起来如今七十岁之多。而当时,他本就有世子妃,且还是与他生死与共的世子妃,所以他会钟情与比自己小上许多的孙柔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