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2页)

于养志刚到任,不想在任期发生乱民造反的事情,死活不同意提督上报,只想私底下找了罪名把那些当地人杀了完事儿,任期内出现乱民造反,他三年后的考核成绩肯定好不了。

俩人意见不统一,从吵架发展到当众打架只用了短短三天,正好让鄂伦岱派过去的人从头到尾看完了。

这下好了,他们俩可以接着打,鄂伦岱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山西代理巡抚先给他们把情况报到了皇帝跟前,也别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儿,他就是多管闲事儿了怎么着,皇帝都不介意,其他人一边儿待着去。

他不光和皇帝告状,他还能拉太子和雍郡王帮忙,噶尔图造下的孽,就让他的继任者替他偿还,他鄂伦岱活那么大岁数,吃什么都不吃亏。

大清境内重修官道已经进行了好些年,民间的反响非常不错,修路修桥都是朝廷花钱,干活儿的也都是各地兵丁,不会出现农忙时节征召青壮年服徭役这种事情,百姓的正常生活不被干扰,反响自然不错。

因为那些事情已经进行了好些年,每一任地方官上任都要干,差不多已经成了定例,所以太子他们寻常也没有关注,只隔一段时间看看进度,根据送上来的账单从户部拨钱,被当地百姓反对导致项目进行不下去的还是头一回。

胤禛把骂骂咧咧的鄂伦岱劝回书房,然后看向脸色同样不怎么好的太子,“二哥,寻常百姓不会干这种事情,大概是蜀中山民捣乱。”

“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太子爷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子,“鄂伦岱已经把事情捅到汗阿玛跟前,不用我们操心,有那个精力不如看着他怎么让百姓迁到边疆,军令状不是好下的,任务完不成就要丢人了。”

鄂伦岱一点也不担心任务完不成,移民实边这活儿他接的晚,其他地方已经干的差不多,有现成的答案给他抄,他还可以挑挑拣拣评价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最最重要的是,他还可以捡漏。

恪靖公主马上要嫁到喀尔喀,皇上在京城留了做公主府,在归化城也建了座公主府,百姓不乐意跟无头苍蝇一样随便搬家,让他们跟恪靖公主去归化城,待遇可比留在老家好的多。

最最最重要的是,对比才能体现出他的好啊!

和罗荒野、北海这俩将军府比起来,乌里雅苏台将军府离老家最近,和那些迁到罗荒野、北海的百姓相比,虽然他们没有吃不完的鱼、没有挖不完的各种矿藏、没有冰天雪地下的美景、没有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的美食,但是,他们离老家近啊!

那么大根萝卜吊在前头,就不信他的任务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