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3页)

当人类小崽崽真是太难了。

*

慈宁宫,太子爷带着兄弟们给长辈行礼,行完礼之后几个小孩儿就被打发到旁边玩儿去了,除了宫里的阿哥格格,还有裕亲王和恭亲王家的孩子,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哪儿都是声音。

五阿哥胤祺在慈宁宫长大,难得见到这么多人,被裹成球也挡不住他开心,奈何他说话是蒙语夹杂着几句满语,汉语是一点儿也不会,听的其他几个阿哥头晕脑胀也听不懂,反而不乐意带他玩。

皇子们要学的东西多,汉语满语蒙语都得熟练掌握,四书五经、圣训、国史、诗词歌赋和策问等课程也不能落下,但是那都是进上书房之后的事情,除了太子和大阿哥能流利的用三种语言交流,剩下的小家伙能说一种就不错了,更何况三种。

五阿哥开开心心的想和兄弟们一起玩,结果发现兄弟们听不懂他的话,他也听不懂兄弟们在说什么,愣了一会儿后委屈巴巴的看向旁边,“四哥……”

胤禛抿了抿唇,伸出手让小可怜老五牵着,转头带他去找太子。

太子爷要和兄弟们打好关系,老五这会儿不受待见,正好让他钻空子,免得和老大一样,纠缠那么久也没见成效。

六阿哥胤祚歪着头看着他们俩的背影,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他好像听谁说过,四哥是他的亲哥哥,为什么四哥不和他玩?

后世的创作中,有些说六阿哥早亡和太子有关,因为“祚”是君王的意思,寓意康熙皇帝偏爱德妃,也偏爱这个儿子,甚至想让这个孩子荣登大宝,所以选了这么个字来给他当名字。

太子看到那种解释的时候人都傻了,他可以肯定他们家汗阿玛给儿子取名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吉祥的字眼一共就那么几个,可不就挑着寓意好的来吗。

“祚”不光有君王的意思,人家还代表着福气,这么简单点事儿都能引申出来那么多弯弯绕绕,那些胡思乱想的人也真是够闲的。

让太子爷来说,那话当笑话听听也就算了,谁当真谁是傻子。

有奶嬷嬷在,不会让小阿哥们碰危险的东西,小孩子的心思很快被其他东西勾走,只有三岁的六阿哥四处看看,在不熟悉的地方不敢乱跑,于是摇摇晃晃的走到七阿哥胤祐跟前,啪叽一下坐在他旁边。

七阿哥的生母是庶妃戴佳氏,慈宁宫的家宴戴佳氏没有资格参加,娘儿俩因为七阿哥天生的足疾不受待见,在永和宫也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

另一边,太子正在和大阿哥说话,看见胤禛牵着老五过来,眉头一挑就知道这小子打的什么坏主意。

大阿哥近来和太子相处的多,两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小子在布库房里练了几场布库后关系很快缓和下来,本来就没什么大矛盾,大阿哥又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太子主动服软,他觉得自己打了胜仗开心着呢。

太子爷到底还是太子爷,对付青春期的少年人很有一手,别说老大这种不善阴谋的老实人,就是有着后世记忆的雍正帝在他面前也不够看。

要不他是哥哥老四是弟弟呢。

“老五怎么了?”大阿哥坐不住,从大格格那儿讨了个鸡毛毽子,正有一下没一下的踢着玩,看到两个小萝卜头手牵手过来还有些惊讶。

他和三阿哥已经隔了六岁,和底下的弟弟更加玩不到一起,以前太子爷端着,他只能和身边的哈哈珠子玩,真要比起来,他和大格格更能玩到一起。

五阿哥抬头看着个头高比他高很多的大哥,张嘴刚想说话,结果仰的有点过头直接朝后面倒了下去,胤禛没比他大多少,冬天穿的厚动作不方便,愣是也被带着摔成一团。

大格格笑的直不起腰,将两个懵圈了的胖团子捞起来,一人一个分给老大和太子,“老五在慈宁宫待久了,只会说蒙语,底下的弟弟听不懂他说话,可不得逮着咱们这些能听懂的折腾。”

大阿哥戳戳五阿哥的脸,看着小崽子一副要哭出来的模样哈哈大笑,“老四还挺聪明,知道将人往这儿带。”

聪明的老四被太子爷圈在怀里,面无表情。

大格格是恭亲王常宁的女儿,被康熙认作养女自幼养在宫中,满人入关还没多少年,这些姑奶奶们性子爽朗,幼时和阿哥们一起教养,弓箭骑射都没拉下。

太子爷看到老四郁闷心情更好,让奶嬷嬷将六阿哥七阿哥抱来这里,“四弟,教会五弟三句汉话,二哥书房那盒湖笔就归你了,怎么样?”

“二哥二哥,我来我来,我会教。”不等胤禛答话,旁边的三阿哥就迫不及待开始抢活儿,他比四弟大,这种教弟弟的活儿给他才合适。

咱也不是看中太子二哥那盒湖笔,只是单纯的发愁五弟不会说汉话,那小子眼瞅着过了年就要进上书房,怎么能连汉话都不会说呢?

三阿哥在上书房给胤禛当小老师当的开心,这会儿有彩头可以拿更是差点蹦上天,“四弟四弟,你也觉得三哥教的好,对不对?”

胤禛攥着拳头,想起来上书房的痛苦生活就头疼,偏偏还不能让别人看出猫腻,只能有气无力的回道,“三哥说的对。”

“好嘞,那太子二哥的湖笔就归我啦!”三阿哥不放心的强调了一遍,然后带着几个小豆丁开始上课,他不光能教五弟说汉语,还能教六弟七弟说蒙语,两边一起教,不愧是他。

太子爷笑着看着几个小的,意味不明的在四阿哥脑袋上敲了一下,“上书房的功课不能落下,四弟可要加油了,别到时候被五弟赶上,那可就有意思了。”

胤禛动作一顿,看着太子笑眯眯的模样心中惊疑不定,太后心疼孙子,老五连启蒙都没有,整日里只顾得玩,可以说是整个紫禁城最快活的人,在正式启蒙之前,谁也猜不准这到底是个榆木疙瘩还是个经世奇才。

太子爷和他说这个,难不成是猜到了什么?

太子说完就招呼着大阿哥大格格一起坐在旁边,饶有兴致的看胤祉上课,还真别说,这小子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看来他那盒湖笔是保不住了。

*

说是守岁,其实只有大人在正殿待一整晚,阿哥格格们到了时间就都被赶去偏殿休息了,小孩儿正长身体,不能跟大人一样熬。

胤禛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对劲,趁其他兄弟在塌上闹成一团,挪到躲在角落里的太子爷跟前,脸色变了又变,然后压低了声音喊道,“二哥。”

太子曲着右腿,托着脸似笑非笑,“呦,不装了?”

胤禛板着脸,看着心情颇好的太子殿下,后知后觉终于发现不光他发现了太子的不对劲,太子爷更是早早也发现了他的不对劲,甚至老三在上书房那么热情都可能是他故意安排的,“二哥,你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