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三月三(第2/3页)

王忠良说道:“奴婢不敢。”

沈丘来了。

“陛下,东西市方才涌入许多人,金吾卫将士们进去维持秩序,伤了不少人。”

李治愕然,“朕的无敌虎贲竟然在长安城中打了败仗?”

“陛下。”

皇后来了。

“这是为何?”

李治皱眉问道。

武媚笑道:“平安和户部联手,在东西市弄了个三月三的大减价,说是什么购物节?引发了百姓抢购。”

李治冷着脸,“这是想弥补百姓吧。可逼迫商人了?”

虽说大唐商人地位低,可也不能无故盘剥他们。

沈丘犹豫了一下,“陛下,就在先前,一群商人闹事。”

果然!

李治火气起来了。

“为何?”武媚问道。

这事儿是贾平安一手策划的,说是万无一失,可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问题。

沈丘说道:“那些商人想加入这个所谓的购物节,可户部说了,明年再来,那些商人眼红别人的生意,就聚集闹事。”

李治:“……”

武媚心中欢喜,“此事是平安一手谋划,说是能让长安人每年都倍感期待。”

……

卢顺珪今日也来到了曲江池,和卢顺载等人饮宴。

宴席就在水边,有人在上游处放酒杯,酒杯一路飘荡过来,停在谁的身侧就是谁喝。

“二兄,该你作诗了。”

这一杯酒却停在了卢顺珪的身边,他笑着饮了,随后抚须,缓缓吟诵了一首诗。

众人轰然叫好。

斜对面有人喊道,“谁在作诗?”

这边回复,“范阳卢氏。”

这是名号!

那边有人起身拱手,却是上官仪。

“此人诗才了得。”卢顺载低声道。

卢顺珪微笑道:“诗赋乃是小道,玩耍罢了。”

王晟说道:“我等士族子弟从小就学做诗赋,及长科举,自然能远超同侪。”

以往各地的州学县学里的先生水平差,而士族子弟从小就有名师教导,更有远超外界的各种资源辅导,于是到了科举时,士族子弟就是碾压般的优势。

所以有人说科举反而给了士族机会。

“上官仪此人油滑,看似皇帝的忠犬,可却不得罪人。”

崔晨不屑的道:“此人难成大器。”

“他已是宰相了,还要如何大器?”

卢顺载看了二兄一眼,“二兄这等大才却只能在……”

“住口!”

卢顺珪喝住了他,然后举杯:“诸位,今日出游,只说闲事。”

众人举杯,把这个话题岔开。

“阿郎。”

王晟的随从来了,“外面有人说户部弄了什么三月三的大减价。”

王晟笑道:“这是想弥补百姓没能采买咱们货物的损失?”

崔晨也笑了,“可如何大减价?难道逼迫商人?哈哈哈哈!”

“那就有热闹看了。”卢顺载说道:“商人定然不愿如此,户部能如何?补贴?朝中补贴钱财让商人大减价,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诸位,当以诗赋记之。”

众人轰然大笑。

随即就是饮酒作诗。

卢顺载看到对面的上官仪那边女人不少,就说道:“上官仪倒也会享乐。”

卢顺珪淡淡的道:“世间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东西市大减价了。”

外面有人喊了一嗓子。

“是真的。”

“户部弄的,价钱好便宜!”

曲江池躁动了,那些百姓纷纷往外走。

“去看看。”

卢顺珪点头,有随从急匆匆的跟着人流去了。

“难道窦德玄真敢补贴?不对,若是户部要出钱补贴,必然要经过宰相们同意,你们看,上官仪看似茫然,可见并不知情。”

“那就是逼迫!”崔晨冷笑,“窦德玄好大的胆子,咱们的人盯着,随机弹劾。”

卢顺珪颔首,认可了这个作法。

曲江池的人越来越少了。

贾平安一家子也乐得如此。

“无双,饮酒。”

苏荷举杯。

卫无双说道:“少喝些,免得醉了。”

先前有个贵妇喝多了,吐了一地,最后还倒在自己的呕吐物上。

苏荷得意的道:“这是果酒,喝不醉。”

贾平安也在喝果酒,两个小儿子在边上玩耍。

这便是踏春。

包东来了。

“国公,东西市那边人头攒动。”

“我知道了。”

……

“阿郎!”

卢顺珪的随从来了。

“如何?”

卢顺珪问道。

随从说道:“东西市数百大商户门前拥挤,以至于金吾卫在维持秩序。”

“可是强迫?”卢顺珪问道。

“不知。”随从说道:“每个商户的门外都挂着木牌子,上面写着三月三,说是户部给的,有这个牌子的商户便是大降价的商户。”

“商人们可是怨声载道?”

随从摇头,“都很是欢喜。”

“不对啊!”

众人不解。

“看,我买了这个。”

一个少年拎着一坛子酒水来了,欢喜的道:“便宜了三成呢!”

卢顺珪笑着道:“少年郎可能过来?”

少年和同伴正在显摆,闻声看去,见这边都是气度俨然的老人,就过来行礼。

“知礼的少年。”

卢顺珪先赞了一句,随后问道:“少年郎可知为何降价?”

少年说道:“说是陛下仁慈,专门弄了这个什么购物节,让百姓占便宜。”

皇帝的名声挽回来了。

卢顺珪笑道:“商人逐利,那商家愿意亏钱?”

少年摇头,“这个不知。”

卢顺珪颔首,“那你可觉着有何不同?”

他觉得这事儿里面有些蹊跷。

少年说道:“老丈请看。”

他把酒坛子贴着纸的一面转过来。

“以往上面只有酒水的名字,可如今却还有商铺的名字,和商铺的地址。”

这是何意?

卢顺珪等人毕竟不是商人,真的懵了。

“多谢了。”

“客气。”

少年转身,和同伴们在下游处喝酒。

少年人热闹,欢笑声不绝于耳。

“真是羡慕啊!”

卢顺载叹道:“让老夫想起了少年时,那时二兄还时常带着我出去寻友人……”

卢顺珪说道:“都过去了。”

“好酒!”

少年那边有人说道:“这酒水不错,回头我去买一坛子回家,对了,这商铺在何处?”

“这里有地址和店铺名字,你只管去寻。”

“王氏美酒,好,回头我就去寻。”

东西市很大,曲巷无数,除非是经常去逛的人,否则许多人都会忘记上次自己买东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