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断腿啊(第2/3页)

徐小鱼靠近。

“……今日你盯着大郎的侍妾作甚?难道想偷腥吗?”

“胡说,我何曾看?”

一阵埋怨后,贵妇好像是主动上了。

里面喘息声阵阵,不过片刻就消停了,旋即贵妇在咒骂,男子装作打鼾……

没价值。

徐小鱼摸到了另一边,孙振此刻刚进屋。

“小宝贝!”

一阵令人面红耳赤的声浪传来。

“你家那死鬼也敢夜里放你出来?”

女人喘息道:“我先前灌醉了他,晚些回去就是了。”

“住在一个坊里就是省事,来,低头……”

一阵折腾。

……

帝后都走了,对于长安的许多人来说就是解放了。

比如说贾平安。

“都什么时辰了?国公竟然还没来?”

吴奎没有跟随去九成宫,他觉得皇帝深谙赵国公的秉性,特地留下自己来主持兵部的日常事务。

可这天色都大亮了啊!

人嘞?!

人在大明宫中。

帝后走后,人渣藤就变成了太子的狗腿子,这两日很是忙碌。

“外面好些人在鼓噪,说那黄元初不过是太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他做鸡别人看不上!”

李元婴愣了一下,“什么鸡?”

“你不懂的鸡。”

贾平安冷笑道:“陛下才将走,这些人就借着此事闹腾,不外乎就是想让太子焦头烂额,打击太子的名声。有趣。”

李元婴苦笑,“先生可不敢有趣,先前不少奏疏都是为了黄元初说话,说是冤枉了他,该放人。隐晦暗示太子的辅臣不称职,还暗示权臣跋扈。”

“权臣?说的是戴至德吧?”

贾平安随口说道。

李元婴:“……”

贾平安想了想,“后续。”

“后续一群人为黄元初说话,百骑拿了黄元初也不敢动手拷打,殿下此刻很是煎熬,说是三日,三日之内必然要出结果。”

“他只能扛住三日。”

贾平安有些唏嘘。

李元婴问道:“先生可是为殿下叹息吗?”

“是啊!”贾平安觉得大外甥还是差些意思,“换做是陛下在,别说是三日,扣住此人三年都无事。”

李元婴点头认可这个说法,“陛下是从权臣手中一步步夺回的权力,威望太高。”

后来的史家喜欢贬低李治,特别是大宋的史家,老欧阳说李治好色,流毒天下。而司马光直接说李治昏懦,一句话,李治大抵能在昏君榜单上排名前三。

但事实上大宋修史书很不要脸,个人偏向占据上风。

譬如说高阳和辩机的事儿就是杜撰,司马光不喜佛家,于是便编撰了这等狗屁事儿来忽悠人,以此来打击佛家的名声。至于高阳……历史不是人写的吗?老夫编撰一下就是了,难道她还能从地底下钻出来寻老夫算账?

无论是武后的牝鸡司晨,还是大唐佛教大兴,都在大宋成为了历史映照。而要想解决大宋的问题,以史讽今就成了欧阳修和司马光最锋锐的武器。

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这便是大宋编撰唐史时抹黑的动机。

但当你忽略那些编撰的和三流言情小说差不多的内容,认真去看史书中的事件时,才能感受到李治的强大。

一个小透明成为太子,有人说是运气。可李治若非有让先帝为之动心的素质,如何能做太子?

登基后面对着权臣的压制,他一步步的把局势捞回来,期间各种手段让人回想起来赞不绝口。

对外不断打击敌人,对内把纵横华夏数百年的关陇门阀给干倒了,仅凭着这两个,李治就能标榜千古!

而后他不断压制世家门阀,若非是疾病缠身,这位帝王还不止于此。

没有他和武后的连续努力,所谓的开元盛世哪来的?

贾平安进宫。

“此事有些麻烦。”

短短一日没见,李弘就看着成熟了许多。

“你想怎么做?”

贾平安从容问道。

李弘说道:“舅舅,拷打是不能了。他们在不断建言……我怕是撑不住几日。”

贾平安轻声道:“能顶住那些人的攻击,你已经很出色了。宫中你来扛,外面的你别管。”

戴至德皱眉,“宫外要查明此事,谁来管?”

贾平安说道:“我来!”

出宫,随即去万年县。

“见过国公。”

有小吏刚出了县廨准备去办事,见到贾平安后马上转身带路,“国公可是来寻卫公?”

“对。”

“卫公正好在,说是早上有些头晕。”

“多谢了。”

“客气客气。”

小吏惶然,随后一笑。

“丈人!”

卫英正在值房里歇息,闻声道:“是小贾?”

贾平安这才进去,“丈人可是不适?”

卫英说道:“昨夜没睡好,你丈母唠叨了一宿,说什么该升官了……”

他也不讳言,“你丈母说有你这个女婿在,老夫早就该升官了。可老夫的性子老夫知晓,在县廨里还好,真要升官,老夫不擅长应酬,不擅长应对,做事也只是平庸,上去做什么?受罪?还不如在万年县逍遥。”

贾平安笑道:“丈人通透。上次也有人提及过此事,我说看丈人的意思。”

这位老丈人真的活的通透,颇有些视名利为粪土的洒脱。

“丈人,黄元初那事如何?”

卫英看看门外,“此事寻到你了?”

贾平安点头。

卫英叹道:“往日早就想和你说说,你啊!什么都好,就是掺和的太深了些。”

贾平安干笑。

“上次无双带着大郎回家,老夫问了问,大郎说了一通什么人性本恶,这话老夫以为有道理,人性本恶,故此不断兴衰轮回,既然如此,管那么多作甚?”

这话老丈人也只会和他说,贾平安笑道:“总得要让大唐更强盛些不是。”

卫英摇头,“你说的人性本恶老夫是赞同的,故此不管多强盛的王朝都会衰亡,而起因便是人性本恶。明君能出一个,还能出十几个?遇到昏君,或是遇到没本事的君王,这个王朝自然就衰落了。”

老丈人今日精神不错,竟然阐述了一番很是朴素的社会理论。

“丈人的意思我理解了,就是人性本恶,如此人压根就没希望。”

卫英点头,“所以何须忙忙碌碌。”

“可儿孙在呢!”

卫英愣住了。

“是啊!儿孙在呢!哪怕知晓未来会衰弱,此刻依旧要努力。”

贾平安笑道:“谁知道未来会成什么样呢?兴许未来会成为一个永久不衰的国度。”

卫英嘟囔几句,“断腿的叫做陈煌,就是王福畴的下官,王福畴有些恼火,昨日他才将去了陈家探望,陈煌发誓说就是黄元初纵奴行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