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第2/2页)

甚至那个在宴会大殿之上,公然行刺的舞女,也成了秦戮的心腹。

再加上这几日顾砚书与秦戮忙着安排西戎之事,几乎是处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众人见厉王府没有动静,这谣言更是甚嚣尘上。

皇帝见状,到底还是将琼林宴上的种种真相,公之于众了。

同时公布的,还有对大皇子等人的惩罚。

在贵妃将所有的事由都推到四皇子身上之后,四皇子对自己的罪行是供认不讳。

不仅承认了自大皇子立府以来,便一直在大皇子的饮食中下药,使得大皇子愈来愈暴躁易怒。

也承认了自己在军中蓄养私兵之事,同时也承认了自己撺掇大皇子起兵早饭一事。

但无论如何,那个带人闯入皇宫,意图**之人,依旧是大皇子本人。

最终,大皇子被贬为庶人,驱逐出京,永世不得回京。

至于四皇子,则是被皇帝下旨幽禁在四皇子府中,无召不得离府。

贵妃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满意,但最终却被皇帝一句“篡权夺位,理应应当株连九族,朕留他一命,已经是莫大的仁慈。”将其到嘴边的话,给尽数堵了回去。

没错。

篡权夺位,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即便是皇子,也不能避免。

远的不说,就说前朝,皇帝那几个能干的兄弟,不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与他们相比,大皇子的确能够算得上是幸运的,至少还活着。

思及此,贵妃果然不敢再劝。

大皇子做了这种事,皇帝自然不会让其在京中久留,几乎是在圣旨下达的第二日,大皇子便在王公公等人的监督之下,离开了京都。

大皇子离京之后,贵妃就像是被抽去了主心骨似的,一下失去了所有的精气神。

顾砚书在百忙之中听到五皇子提过一嘴。

现如今的贵妃,虽然没有被夺去贵妃称号,甚至就连禁足也被取消了,却还是主动交出了手中的那一部分掌宫之权,紧闭上了宫门。

根据在贵妃宫里伺候的宫人说,现如今,贵妃每日里便是在宫中抄经拜佛,颇有青灯古佛了此残生的意味。

按理来说,贵妃的这一举动,并不合规矩,但既然皇帝都说了随她去,底下的人自然是犯不着为了一个名存实亡的贵妃,去违背皇帝的口谕的。

大皇子离京,四皇子禁足,贵妃皈依,朝中以及京中对于厉王府的传闻,自然也就渐渐平息了下来。

原本大臣们以为经历了这么一遭,朝堂至少能稍稍平静些许。

谁知皇帝接下来的两道圣旨,直接打破了朝堂的沉寂。

其中一道,便是关于西境与天齐的往来贸易。

在与群臣商议了将近十日后,这一方案最终被予以通过。

与顾砚书最开始所设想的一样,因为西戎的特殊性,最终这个差事落到了秦戮的身上。

这一点在商议边境贸易是否可行的时候,皇帝便已经与大臣们达成了一致。

但出乎众人意料的,却是皇帝的第二道圣旨——

立七皇子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