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3页)

“放心吧,府内有府医在,东西是我让你们去找的,做出来之后即便是有毒,也怪罪不到你头上。”

王妃都这般说了,那负责人自然是不好接话,只能眼见着自家王妃的将那小盒子像是个宝贝似的收了起来。

期间还不忘将放在桌上的那几个用来展示红果一同放进那小箱子里,然后吩咐着身边的小厮将箱子带回主院卧房放着。

将小箱子交出去时,王妃甚至还很是不放心说着什么,让身边的小厮小心再小心,将箱子安全护送回去,一个籽儿也别落下的话。

那宝贝的模样,让负责人顿时便不知该说什么好。

而这边顾砚书安顿好了辣椒的去处,便重新将目光放在了面前的圆桌之上。

除了那棉花和辣椒之外,这次出海的队伍似乎就没有再带回来什么有利用价值的物件了。

顾砚书翻看的时候,带上了一些漫不经心。

直到……

“这是哪儿来的?”

顾砚书拿着从那堆战利品中翻出来的物件,手指颤了颤,叠声询问着那负责人。

无论是兴仁还是负责人,都能够听出,这次顾砚书的语气,甚至比刚刚看到那棉花时的语气,更加激动。

负责人看着被自家王妃拿在手中的物件,先是蒙了蒙。

原因无他,而是此刻被顾砚书拿在手中的东西,实在是过于平平无奇,甚至还有些丑。

那灰扑扑的模样,若是不仔细看,甚至还以为是什么土疙瘩。

在王妃那修长白皙的手指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朴素与丑陋了。

这番对比,硬是让那负责人愣了好一会儿。

直到顾砚书没忍住第二次出声催促的时候,负责人才从脑海中翻出了这两个丑东西的信息:

“好像是什么山货,是属下在收棉花的时候,那卖棉花的老伯送的。”

说起当时的场景,那负责人也有些无言。

前头那负责人便提过一嘴,说是这棉花又不能吃,还占地方,对于他们的上一位主人来说,这东西几乎没什么用处。

听闻他们要买,那老伯可以说是二话不说便给他们打包好了。

后来可能是看他们给的价格不低,那老伯心中也是有些过意不去,边想着给他们一些搭头。

但是那老伯就是一个普通的村民,家中的条件并不算好,就算是给搭头,也给不了什么好东西。

最后,便给了他们一筐山货,也就是顾砚书现如今手中拿着的那俩土疙瘩。

说是洗干净煮熟了之后,可以吃。

但他们虽然是在秦戮麾下做事,但却并不是贱籍的下人,再加上顾砚书对手底下的人向来大方,他们手中也不缺钱财。

出门在外,穷家富路的,几乎人人都带足了干粮与钱财,怎么会去吃一个老伯给的山货?

若不是那老伯坚持,那负责人甚至连收都不想收下。

最后收下之后,负责人也只是将那框子山货直接丢到了角落里面,最后竟然也忘记丢了。

刚刚在收集样品的时候,许是手底下的人疏忽,竟然直接将那老伯给的山货给放了进来。

这样想着,负责人的心中便不由颤了颤。

正想开口让顾砚书原谅他手底下的人的疏忽,谁知道还不等他开口,便听到了自家王妃的声音:

“什么山货?这东西分明是红薯!”

“红薯?”

这名字听着很是耳熟,负责人先是愣了愣,很快看便反应了过来。

那小册子!

在王妃给他们的小册子上,也有红薯的存在。

其排名甚至还在棉花之前,甚至排到了第一页的位置,与另外一个名为“土豆”的物件排名不分先后。

这也是顾砚书给他们的册子里面,唯二两个排名不分先后的物件。

在出海寻物的过程中,那负责人将小册子翻来覆去看过好几遍,又怎么会不明白自家王妃对土豆以及红薯的重视?

这两个物件,从几种形态不一的果实到藤,都被王妃画在了画册之上,就怕他们见到的时候不认识。

结果现在王妃却告诉他们,这灰扑扑的物件,竟然是在小册子上排名最靠前的红薯?

就在负责人这样想的时候,便已经听到了自家王妃让打一盆清水来的吩咐声。

而后,那负责人便看到顾砚书将其中一个灰扑扑的土疙瘩放在水盆里清洗的模样。

待到那土疙瘩表面的泥土以及灰尘被清理干净,露出其本来的面目之后,负责人终于认出来了,这物件,的确是让王妃极为重视的红薯!

“这红薯那老伯给的虽然不多,但也有满满的一筐,若是不够,属下便再带人回去寻!”

这一次甚至需要顾砚书开口询问,那负责人便已经先一步给出了答案。

那负责人手底下的人也机灵,一听上司这般说,也没闲着,直接去将那一筐子红薯给搬了进来。

“这数量的确不多,现如今快到月底了,你们又才刚刚回来,休息几日,待到下月月初,再出海一次,看看能不能再带回来一些。”

顾砚书打眼扫了一下你框子里红薯的量,林林总总加起来不到二十个,确实是少了一些。

当即便做出了安排,随后也不忘将那负责人夸赞了一番:

“你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一同出去的人,通通有赏!”

说这话的时候,顾砚书脸上是难掩的喜气。

这红薯有多珍贵,只要是经历过末世的人,就没有不清楚的。

好用活、不挑地,更重要的是,产量高!

要知道这粮食的产量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天齐朝堂的大问题。

没有人比去工部帮忙改造过一次农具的顾砚书,更加清楚这一点。

而这红薯,却是出了名的产量之王。

即便是在后世,照顾地比较好的地方,大米的亩产也只能达到五百到六百公斤上下。

但是这红薯不挑地,就是稍微上点心地伺候一下,这亩产便能够达到六千斤,若是土地肥沃,照顾得好,甚至能够达到上万斤的产量。

这前前后后算起来,便是五倍的差距。

更别说在现如今没有经过改良的水稻稻种以及天齐的种植水平,大米的亩产甚至还不能达到后世那般厉害的地步。

根据顾砚书的了解,现如今天齐的大米以及小麦的这般主食的亩产,最高的也不过是三百斤上下。

若是这般算,那其中便至少有二十倍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这红薯淀粉含量不低,完全可以替代主食!

顾砚书没有后世科学家们的头脑,也没有他们吃苦耐劳,十年如一日研究一个课题的坚持,同样没有他们的奉献精神。

没有办法将杂交水稻带进天齐,解天齐百姓们口粮之忧。

但他却拥有后世的知识以及金钱,可以让手底下的人将土豆以及红薯寻找出来,带给天齐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