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第2/3页)

“况且每个城池只见都有差异,有些城池比较繁华,人口较多,有些城池比较落后,人口较少,若是不拍卖,你们打算怎么分配?分配之后如何服众?”

“除此之外,招标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能够有效地筛选能力不足的意向人。”

“修路是个大工程,前期需要耗费的钱财不少,能够花大价钱买下修路名额的人,更有可能可以负担得起修路所需的巨额开销,用拍卖的方式,可以直接将财力不足之人筛选出来,一劳永逸。”

不得不说,顾砚书这一番话的确非常有说服力。

温清衍以及户部的其他官员细细一思索,发现事实的确如同顾砚书所说的这般。

招标不仅能够解决有意向的商人过多的难题,甚至还能够解决后期板块的分配问题。

这个时候,顾砚书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又补充了一句:

“若是招标的话,还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不也是开源的一种?”

此话一出,温清衍着实是心动了。

在递交了水泥路修建的规划书之后,温清衍身上的压力的确小了许多。

但这水泥路修建的周期到底不短。

再加上溢州修筑堤坝之事,刚刚才充盈了没多久的国库,又缩减了不少。

故而温清衍还需要想到一个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国库开源的办法。

顾砚书此时的提议,明显能够缓解温清衍以及户部眼下的难题。

别说是温清衍,就是那些看顾砚书不顺眼的,大皇子一脉的户部官员,此时也异常心动。

当然,除了心动之外,便是心惊。

若不是他们的利益得失早就与大皇子绑在了一起,甚至还有人想要当场弃暗投明:

就这头脑,就这雁过拔毛的性子,哪里是他们能够比得上的?

到了最后,户部等官员们一致决定,采用顾砚书所提出的建议:

为水泥路招标!

而那些有意向参与水泥路修建的商人,也在当天便得到了这个消息。

在了解过招标的意思后,这些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是哪个缺德的想出来的缺德的办法?钻进钱眼子里去了?

但骂归骂,该参加的招标还是得参加。

毕竟对于普通的商人来说,像是修建水泥路这般能够与朝廷合作的机会,并不多。

当然,有人觉得招标之事过于缺德,也有人对此乐见其成。

像是部分家底雄厚却没有背景靠山的商人,在听到这个规则之后,都像是看到了希望:

原本以为像是这样的工程与他们无缘,但是现在既然看钱说话,那他们也就有了希望。

若是能够借此机会扬名,说不定还能让自己的家族更上一层楼。

故而在水泥路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负责人选的消息传出之后,有意向的商人竟然还比最开始多了一些,倒也着实是让户部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自从水泥路招标的消息传出后,这件事便一跃成为了京中最受瞩目的存在。

毕竟这招标到底是个新鲜的玩意儿。

有意向参与招标的人也好,没有意向参与招标的人也罢,闲暇时刻总是忍不住讨论上几句。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为水泥路招标的日子。

这次给水泥路招标的地点,被选在了归园居。

不用猜也能知道,这个地点是由顾砚书定下的。

用顾砚书的话来说,虽然归园居现在在京城已经非常出名了,但广告这种事儿谁也不会嫌多。

像是天齐第一次招标这样的大事儿,归园居自然是不二之选。

至于户部那边,对于这种不花钱便能够白得一个场地用的事儿,同样没有任何意见。

等到了招标那日,归园居中又是宾客满堂。

看着归园居此刻人山人海的模样,温清衍有些意外:

“来参加招标的人居然这么多?”

“当然不是,”顾砚书看了温清衍一眼,“只有一楼大堂上坐着的才是来参加招标的,二三楼包厢里的是来看热闹的。”

“看热闹的?”

温清衍眉头微皱,脸上出现了一抹不赞同的神情。

无论是招标还是水泥路的修建,都事关朝廷,这些人堂而皇之地来看热闹,是怎么回事?

“我倒觉得没什么问题,公平公正公开,多好?”

顾砚书一眼便看出了温清衍心中所想,缓缓开口道:

“众目睽睽之下,做不得假,结果出来也能服众。”

当然,对于顾砚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这二三楼的包厢都有最低消费标准。

现在坐满了人,今日归园居的收益想来也不会低,多少能够弥补一些为了给招标腾出地方,没有营业的一楼今日的亏损。

温清衍略微思索了片刻,觉得顾砚书这番话也在理,便没有再去理会二三楼中看热闹的人。

今日的招标,为了防止恶性抬价竞争,也为了利益的最大化,顾砚书直接采用了暗标的方式。

这次主持招标会的,正是上次温清衍提出国库需要开源时,举荐的黄明生黄大人。

黄明生刚一公布这一招标方式,便收到了来自下方的询问:

“敢问这位大人,何为暗标?”

黄明生微微笑了笑,缓声给出了解释:

“暗标便是保密竞价的意思。诸位在竞标之时,将自己心目中可以承受的价位写在纸张上,然后投入本大人手旁的这个招标箱之中。最后唱票,谁的价格最高,谁便能得到相应区域的水泥路修建资格。”

很快,便有人理解了暗标的含义,并且找出了这种方法的弊端:

“那不是一个区域,一人只能有一次竞价的机会?”

黄明生表情平淡地点了点头,像是丝毫也没有听出那人语气中的不满似的:

“没错,所以更需要诸位谨慎竞价。”

从黄明生这样的态度,前来参与招标之人便知道,这次招标采用暗标的方式已成定局。

即便心中有所不满,他们也只能将其压下,在心中开始思索稍后投标之时应当如何应对。

“还是殿下高明,如此一来,为了能够拍得资格,估计会有不少人会选择直接写上自己心目中的最高价。”

参与招标的人写出心目中最高的价位,他们户部能够收到的钱财自然也就能多上一些。

即便早在两日之前,从顾砚书口中听闻“暗标”一词之时,便对其钦佩不已,但此刻,温清衍依旧忍不住低声赞叹了一番。

对此,顾砚书只是微微笑了笑,端起了一旁的茶杯:

“你情我愿罢了。”

就在顾砚书与温清衍交谈的同时,台上的黄明生已经同前来参与招标的商户们,提到了修建水泥路的种种优缺点以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