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第2/3页)

即便是在前朝,几位皇子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温家祖父也没有选择任何一位皇子。

也是因为如此,温家才能够在数次君王更迭,权柄交替之际,保有最大的实力。

做一名纯臣,仿佛是温家人与生俱来的选择。

现在他们所商议的这件事,显然是违背了他们的天性。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温清霄适时开口:

“但是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绝,最忌讳的,便是左右摇摆,立场不定。”

此话一出,屋内又是一片寂静。

没错,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绝。

现在温家俨然已经得罪了大皇子一脉,如果想要继续坚持中立,一个处理不当,就会落个里外不是人的结局。

这个时候,温家几位兄弟才发现,他们所拥有的选项,似乎并不多。

就在兄弟几人神情变幻莫测,内心复杂之际,屋内响起了温学斐的轻笑声:

“看来还是清霄要看的通透一些。”

“父亲?”

温清衍错愕地看向温学斐,这话的意思,分明是早就已经有了决定!

不仅仅是温清衍,其他几人眼中的震惊同样不少。

“看你们这么惊讶,是都没有想到?”

温学斐微微喝了一口茶,与几个儿子的满目惊讶不同,语气很是平淡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温家现在如何?”

虽然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问到这个问题,兄弟几人依旧给出了一个答案:

“欣欣向荣,前途光明?”

从温学斐的表情不难看出,他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但果真如此吗?”

温家几兄弟的有些意外,难道不是吗?

温家诗书传家,颜面数百年,钟鸣鼎食。

在朝中的地位也在父亲任职翰林学士之时到达巅峰,现在温家父子七人,六人在朝为官。

就这,都还没有算上旁系的几位堂兄弟。

这样都不能算是欣欣向荣吗?

看着面带茫然的几个儿子,温学斐在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他这几个儿子,看来还有的教:

“清霄同厉王妃殿下共事的时间不短了,有一句话殿下常说,连带着清霄回家后也经常提及,你们还记得是哪一句?”

听出父亲语气中隐含的失望,几个兄弟一时间都不敢接话。

最后还是温五大着胆子,不太确定地说了一句: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没错,是这句。”

见自己猜对了,温五微微在心中松了气,然而接下来,温学斐的一番话,却将几个兄弟给打蒙了:

“小六当年出事之事,为何皇上说什么都不肯网开一面?”

规矩如此……

温三下意识想要张嘴回答。

但话还没说出口,便立刻想到了刚刚温五说的那句话。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顿时便像是明白了什么,但又像是什么也不明白。

看向温学斐的双眼,的震惊中带着一丝茫然。

“天齐历朝历代的确没有行动不便者入朝为官的先例,但却从未有过官员因为身体残缺而被罢免的先例。”

温学斐闭了闭眼,睁眼继续道:

“小六当初虽还未进翰林任职,但依照惯例,科考之后,新科进士及同进士便已是官身,小六当初,是探花。”

所以身体残缺者不可入仕的规矩,对于温清霄来说,其实并不适用。

温学斐也说了,天齐从未有过因身体残缺罢免官员的先例。

甚至就连四肢残缺到无法再上阵杀敌的武将也没有开过这个先河。

温清霄是文官,伤的是腿不是脑子。

若是温家果真如同表面这般花团锦簇,为何当初皇上丝毫情面也不给?

就在温家几个兄弟努力消化这个事实的时候,却发现,事情远非他们所想的那般简单:

“再看看你们现在所担任的职位,除了小四之外,谁手中捏着实权了?”

闻言几位兄弟互相看了看,想了想对方的职位,终于回过了味儿来。

翰林院、御史台……

好像真的都是一些说出去清贵,但却是一点实际用处也无的位置。

几人出自温家,自诩清贵,对于这样的职位倒也满意,在此之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看来,好像真的是他们想的太少了!

然而温学斐却像是准备今天一次性将几个人给打醒似的,一点反应时间也没给几人留,便继续道:

“所以你们以为,为父当初为何要坚持让小四和小五外放?小四回京后,又为何迟迟没有得到任命?”

六年前,温学斐在温清衍科考之后便看出了一丝端倪。

但当初温学斐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还觉得可以从中运作。

然而三年前温清霄之事,却让温学斐彻底看清楚了,温家,开始走下坡路了。

父子七人,六人为官,听着的确威风,但在皇上眼中,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朝中至关重要的位置也就那么几个,偏偏他的这几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

若各个都委以重任,待到他日几人成长起来,各个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那这朝堂岂不就成了温家一家之言?

当初首辅裴大人也是在为温清霄奔波之时,数次陈情却依旧被驳回之后,与温学斐细细分析后,才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在那只有,温学斐便鲜少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铺路了。

反正他看着几个儿子在御史台做的也都挺高兴的。

但在今日,温学斐才发现,他心中到底还是有些不甘。

见过了山顶的风光,又怎么肯屈于山脚?

然而对于现在的温家来说,想要再次复起,又谈何容易?

从龙之功,无疑是最快的一条路。

不得不承认,在面对顾砚书主动抛来的橄榄枝,他心动了。

温家几兄弟这是第一次从父亲口中听到这番话,此时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父亲会更偏向于接受厉王府的招揽了。

但在他们心中,依旧有几分顾虑:

“但若是最后……”

话没说完,但意思却非常明显。

若是最后厉王失败了,温家当如何?

自古以来,站错队的臣子,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温学斐抬眸看了自己几个儿子几眼,云淡风轻地说出了石破天惊之语:

“温家有自保的能力,而且若是为父没有看错的话,圣上心中恐怕已经有了人选。”

若是一次站队失败就能让温家被抄家灭族,那么温家几代人数百年的努力恐怕都是笑话。

但皇上心中已有人选之事……

温清霄瞳孔微微缩了缩:

“父亲是如何看出的?”

既然已经开了口,温学斐便决定今日便将一些道理,与自己的几个儿子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