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第2/3页)

“就是专门用来收藏用的。”

顾砚书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便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旁的不说,就说咱们的第一刊日报,不是就有不少人买了两份,其中一份用来,一份用来收藏了吗?”

“没错。”

温清霄微微点头,就他知道的,的确有不少人这样做。

顾砚书微微挑眉,直接抛出了一个问题:

“那你说,要是当初第一刊日报便印刷有广告,这些人会选择收藏有广告版本的,还是没有广告的版本?”

“自然是没有广告的版本。”

温清霄想也不想便给出了答案,现在《京都日报》的广告虽然不影响,但是却每个版面都有印刷。

用来当做藏品,的确不那么合适。

但随后,温清霄就微微皱了皱眉:

“但那也是因为第一刊日报较为特殊,才会出现如此情况。”

不仅仅是《京都日报》的第一刊,具有特别的意义,更是因为上面还有首辅裴大人的文章。

对于广大学子来说,裴大人的文章,无论是放在什么地方,都是值得收藏的。

旁的不说,就说大年初二的第二刊日报,上面印刷的是温清霄本人的文稿。

专门买了第二份用作收藏的人就少了许多。

然而这对顾砚书来说,却并不能算作问题:

“那就把后面的日报也变得特殊不就好了?”

甚至不等温清霄提问,顾砚书便给出了几个解决办法:

“比如说这生辰典藏版,假如今日是六公子的生辰,那么今日对六公子来说定当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买上一份无广告版的日报收藏,不过分吧?”

“再比如说是内容典藏版,若是今日日报上刊登的文章,是六公子特别喜欢的大儒,例如裴大人亦或是温大人所写,那买上一份无广告版的日报收藏,不过分吧?”

“再比如说节日典藏版,若今天是一个特别特殊的节日,比如春节、比如元宵,那买上一份无广告版的日报收藏,不过分吧?”

……

一口气举了好几个例子后,顾砚书不忘归纳总结:

“没有条件没关系,咱们可以创造条件,没有买典藏版的理由没关系,咱们也可以替他寻找理由,不会是什么难事。”

温清霄直接被顾砚书这一番“创造条件、制造理由”的言论给惊呆了。

但不得不说,顾砚书这说的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温清霄不过是略微思索了片刻,便向顾砚书微微拱了拱手:

“还是殿下厉害!在下明白了,明日便让人将这广告给印刷上去!”

“这就对了嘛!”顾砚书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取消无广告版本的日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大皇子一脉还虎视眈眈地盯着呢。

现在秦戮不在京都,大皇子一脉就像是活过来了似的,蹦跶的厉害。

顾砚书可以保证,他要是今天敢直接停止印刷没有广告的日报,明日关于报社的风言风语便会出现在经京中的大街小巷。

虽然这些小风小浪的舆论,已经不能对现在的厉王府造成任何影响,但顾砚书就是不想给大皇子这个机会。

说过了报社的事宜,温清霄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同顾砚书拱了拱手:

“说来四哥一直想找机会感谢殿下当初的提点,谁知却一直不得空闲,只能托在下先向殿下道谢,说是日后得空了,再来向殿下亲自道谢,还望殿下能够见谅。”

官场不好混。

即便是对于温家这般,在官场中有足够底蕴的人家,想要混出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否则当初温清衍也不会选择外放镀金,也不会在镀金归来之后,在朝中闲了一年半载。

原本温家的计划是待到今年新科进士入朝后,再运作一二,给温清衍谋划一个好差事。

没想到顾砚书当初不过是三言两语,便让温清衍在户部之中得到了一个职位。

即便是按照温家原本的计划,也不一定能够温清衍某得一个六部侍郎的职位。

户部这摊水虽然浑浊,但却拥有实打实的权利。

况且风险向来是与机会并存,温家也不是什么不懂得知恩的人,自然是感激顾砚书的。

当初在任命下来之时,温清衍便准备亲自去厉王府向顾砚书道谢了。

只是被温大人给拦了下来。

彼时温大人说,这皇上的任命前脚下来,后脚温清衍便去厉王府道谢,落在有心人眼中难免给厉王府添麻烦。

不若先缓一缓,先写一封道谢信送去给顾砚书,相信顾砚书也不会介意。

温清衍一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便将这事儿给暂时搁置了下来,差人送了一封信给顾砚书,说是过段时间再去拜访。

谁知道这一过段时间,便是两三月的时间。

户部的水,比温清衍想象中的还要深许多。

别见温清衍现在好像在户部之中如鱼得水,将户部尚书压得是抬不起头来。

实际上私底下温清衍就没少费功夫。

才刚刚进入户部任职的日子,温清衍甚至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与户部尚书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甚至连着三天不眠不休谋划布局。

还是前些日子皇上无缘无故给户部尚书禁足半月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但户部尚书被禁足了,皇上对于开源之事却比往常上了不少心。

温清衍无法,只能绞尽脑汁去想办法。

这一来二去,竟然一直没有得到空闲去履行承诺。

这不,一听到今日顾砚书要与温清霄见面,就连忙托自家六弟给顾砚书带了这番话。

顾砚书闻言,先是愣了愣,而后忍不住有些失笑:

“四公子太客气了,他已经做得很好了。”

当初在收到温清衍那封道谢信的时候,顾砚书便给了回信,让温清衍不要将此时放在心上。

他提点温清衍,不过是为了互利互惠。

现在温清衍能够在户部中赢得半壁江山,对于顾砚书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

谁知道温清衍居然还在为了没能当面同他道谢一事耿耿于怀。

这个时候,顾砚书顿时便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心中一动:

“听六公子此番话,四公子在户部中的进展,似乎并不如意?”

“说出来不怕殿下笑话,的确不怎么如意。”

温清霄先是顿了顿,而后便叹了口气:

“殿下也知道,温家是诗书传家,家中亲眷大多也专精此道,对于商贾之道……着实不怎么擅长。现在四哥乍然接手此事,难免会感觉有些棘手,更别说……”

温清霄说到这里,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下意识消了声。

虽然温清霄没有将下面的话说完,但顾砚书也几乎能猜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