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第2/2页)

更换的门窗:

“剩下的部分还需要多久能完工?”

“回厉王妃,大致还需要七日时间,便可完工。”

工头连忙上前回话。

顾砚书微微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唐掌柜:

“窑厂那边呢?展示柜什么时候能送过来?”

顾砚书口中的展示柜,是用玻璃做的置物架

“周老三那边说展示柜已经做好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同样是七日内便可完工送达。”

唐掌柜微微俯身,直接给了顾砚书回答。

七日……

顾砚书在心间琢磨计算了一番,而后抬头:

“依唐掌柜所见,陶然居能赶在十日内重新开张么?”

前些日子与韵瓷斋的价格战,陶然居虽然将所有订单都丢给了韵瓷斋,但原本囤积的库存依旧还有些许留存。

若是可以,顾砚书还是希望能够在年前赶上最后一波换新瓷的时间,将那批瓷器处理出去。

要问顾砚书当初那么干脆的让陶然居关门,一点也没有将那些库存放在心上,今日又怎么想要处理出去了。

顾砚书只能说……

缺钱啊!

顾砚书迄今为止,看似做了不少事,然而唯二的两笔入账还是来自长乐赌坊和皇上给的那十万两。

皇上给的那笔钱不能动,顾砚书转手便直接给了温清霄,让其用以报社的创办事宜。

不仅如此,顾砚书怕不够,还自讨腰包拿了十万两出来。

长乐赌坊那笔钱,去掉和秦戮均分的部分,又去掉给温清霄用以创办报社的十万两,也就剩下了五十万两。

这些天顾砚书又是装修茶楼陶然居,又是装修王府住院,还在王府搞创造发明……

最后还以“堂堂承恩侯府继承人,身上没点银钱怎么能行?”为由头,强行补贴了顾砚礼十万两。

这不知不觉之间,便又去了近二十万两。

剩下三十余万两,看似不少,但对比一下顾砚书花钱如河水的速度,便知道其实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若是旁人知道这种状况,肯定会让顾砚书节源,少花一些比什么都强。

然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顾小公子表示,节流是不可能节流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节流。

既然不能节流,那便只能开源

了。

这不,顾砚书顿时便将主意打到了一开始准备亏损的那一批瓷器之上。

虽然不是非常值钱,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开始逐渐变穷的顾小公子表示,他一点也不嫌弃!

唐掌柜虽然不知这些内情,但还是同顾砚书实话实说:

“若是稍稍抓紧一些,还是能赶上的。”

“那看着抓紧一些吧,”知道这件事是自己中途变了主意,顾砚书也没有给唐掌柜压力:“若是实在赶不上,那也不用过于着急。”

“是,小的知道。”唐掌柜微微俯身,点头应是。

随后顾砚书又同唐掌柜交代了几句后续的安排,便离开了陶然居。

毕竟今日顾砚书出门,主要还是去看茶楼那边的效果。

谁知道从陶然居出来之后,马车才向前行驶没多久,顾砚书便听到了马车外传来了一阵喧嚣。

微微将马车上的窗户掀开向外看了看,顾砚书这才发现,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韵瓷斋的门口。

那阵嘈杂的喧嚣声,便是从韵瓷斋的方向传来的。

看着这番景象,顾砚书略微有些惊讶:

“这韵瓷斋居然还没关门?”

价格战的时候,顾砚书给韵瓷斋挖的坑可不算小。

甚至是算好了韵瓷斋的规模,一定会因为这次的亏损关门歇业。

谁知道现在这韵瓷斋非但没有关门,甚至还隐隐有了复起的迹象?

止戈连忙打马上前,缓缓与马车车厢并肩后,才俯下身回话:

“回王妃的话,周家好似下定决心了想保这韵瓷斋,前些日子便从本家抽调了不少资金出来,甚至准备为此卖掉手中的绸缎生意。”

“准备卖掉绸缎生意?”顾砚书低声重复着。

“是,听闻近几日已经在四处找买家了,只是因为盘子有些大,周家又想直接卖给一个主顾,才一直没成。”

止戈微微点头,韵瓷斋与陶然居起了纠葛,背后还有大皇子的影子,厉王府自然会对其有所关注。

“我知道了。”

顾砚书略微摆了摆手,示意止戈退下,而后陷入了沉思。

这周家,手中最挣钱的两桩买卖,一为瓷器,二便是绸缎。

现在周家为了韵瓷斋卖掉了手中的绸缎生意,应当是决定破釜

沉舟来救回这瓷器的盘。

至于为什么要为了已经濒临破产的瓷器卖掉完好无损的绸缎生意,倒也不难理解。

毕竟这韵瓷斋的瓷器,是同皇宫做过生意的。

虽然那笔订单亏了不生

若是运作得当,再加上大皇子从中协调出力,将这瓷器生意做成贡品,也并非绝无可能。

到那时,周家便可一跃成为皇商。

这样做风险虽大,但其风险下的收益也同样不可估量。

就连顾砚书,也有些佩服周家这破釜沉舟的勇气。

只可惜,韵瓷斋惹上的人是他顾砚书,这背后的大皇子还同厉王府是死敌。

想做皇商?

也不看看他愿不愿意给这个机会!

只希望这周家当家的承受能力够好,到时候发现算盘落了空,像长乐赌坊的赵二爷那样被气吐了血,可就不好了。

当然,现在对顾砚书来说,韵瓷斋也好,周家也罢,都没有自己个儿的茶楼重要。

恰逢此时,原本正在行驶途中的马车渐渐停了下来,同时车厢外也传来了止戈的声音:

“王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