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个是他的好兄弟,一个……(第2/2页)

大家都很开心,感觉这个培训机构又成熟了一些。

大家也很开心和机构一起成长。

江丹瑜不论打雷下雨刮风闪电,每周一到周五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教室里上课。

终于等到了第二次考试。

其实江丹瑜心里也没有底,这次的考试题目她不知道,只能是按照常规四级的教授方法来教大家。

等到出成绩的时候,还是有所惊喜。

参加考试的一共一百一十二个人,通过了六十八个。

通过率高达百分之六十。

连胡老师听到都惊了,江丹瑜果然非常有天赋,或者说很有经验。

老道到不像是一个新手老师。

虽然她的创业大赛因为不够高大上只拿了第三名,但是却创造了实际的价值,也更坚定了胡老师的想法。

江丹瑜是干实事的人。

后面几人去追款,全部追到了。

也就是说一个学期,江丹瑜赚了十三万六。

这在这个时期非常夸张,江丹瑜的家比较偏远,这钱足够她买套房子。

江丹瑜没有买房子,也没有把这件事告知给家里。

而是把这作为扩张机构的资金。

先是给三人和自己都发了工资,每人一万,剩下的作为运营资金。

之前去注册公司的时候,几人都不好意思要股份,觉得是在玩玩,于是江丹瑜一个人占了全股,现在她把股份分出来。

三个人每人百分之五的股份,剩下的还是她自己的。

以后的收益除去基本工资和运营成本外,也按这个比例来分。

她的口碑一打出去,报名的人就多了起来。

人人都知道学校里有个英语专业的江丹瑜开了一个四六级补习机构,通过率极高。

但是短暂地高是没有用的,而且江丹瑜一个人绝不可能拆成几个人同时上课,而上课的教材也应该要改变。

所以江丹瑜跟胡老师商量了以后,又引入了几个博士的学长学姐加入,作为教研小组,为他们的机构教材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调整。江丹瑜没有钱,所以以股份作为奖励,从自己的股份中又划拨了一部分出来吸纳新的人员。

原本只是像在过家家的机构,逐渐变得正式起来。

甚至与学校签订了合约,固定了一些教室的使用时间。

当然学校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江丹瑜许诺了向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等机构运营得相对正规且有口碑的时候,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

江丹瑜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走到路上基本没有人不认识她。

为了方便,她也没有在学校住了,而是在外面租房子住。

创业初期很艰难,几个人经常忙到三四点没睡觉,第二天六七点又起来忙,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