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谋远(第2/3页)

两人讨价还价,钟源的意见是,一年四季是一个农业的周期,第一年是教,第二年是看着钟黎做,这样比较稳妥。彭犀则是认为,教一年就差不多了:“都在雍邑,想请教随时的嘛!反而是工部,千头百绪,他上手要颇费一点功夫呢。”

最后是彭犀赢得了胜利。

公孙佳笑道:“那好,就这么定了,舍人拟旨吧,先把钟黎调为副留守。”又问彭犀有没有什么功课给余盛。彭犀道:“工部掌屯田、匠作、土木水利等,眼下么,把旧京的情况先熟悉一下吧。”因为要屯田。

余盛很快答应了,又向彭犀讨个条子,他好去工部、户部调档案来看。

彭犀写好了条子,余盛接过条子确认了一下就跑去工部了。

工部就在前面,余盛走得很匆忙。因为已经是春耕的时节了,旧京在更南面的地方,如果涉及屯田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开始了。现在还不用他插手,他也得赶紧摸摸情况。农时不等人的。

一边走,一边看手里的条子,冷不防差点撞上人!

容逸伸手抵了他一下:“怎么回事?”

余盛才发现撞着了他,忙说:“丞相恕罪,下官没看路。”

容逸点点头:“宫里不比相府,你的行止要端庄,否则就是给御史找事了。”

余盛唯唯。容逸摇摇头,回身说了一句:“请。”余盛才看到容逸身后还有俩人,一个是赵司翰,一个是单良!

三个人往大殿行走。余盛没多想,丞相找皇帝议事,太正常了!他不知道,这两位过来给公孙佳出了道题目——如何对待元铮。

公孙佳当时正在与彭犀等人说接下来的事儿,打是一定要打的,要打仗就要练兵。钟源就说,贺州的子弟们是不是也得给点机会?贺州就是武勋起家的,不让他们打仗,朝廷也不能白养人。比较麻烦的是,贺州勋贵在变乱中损失也比较大,剩下来的人里残次品率有点高。

彭犀才说:“不如将他们塞进学校,学个几年!”据他了解,雍邑不是也有武校吗?

妹妹道:“就怕学不出来。”作为贺州派新一代的纨绔老大,她比较熟悉这些小伙伴。

公孙佳道:“拘起来别闯祸也是好的。万一再有能用的呢?出一个人才就是赚的了。”

容逸与赵司翰进门就听到他们在谈论“将才”,不由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犹豫与忧虑。

进了殿之后,两人坐在彭犀的下手,单良往钟源下面的位子坐了。公孙佳问道:“你们三个人一同来,可是有什么大事么?”

三人看看在坐的都不是外人,由容逸提出来:“是为了……呃,骠骑。”

这个骠骑说的就是元铮了。

就很麻烦。因为之前也没有出现过女帝,自然没有应付女帝丈夫的经验。这与男皇帝的“后宫”还不太一样!

“不,是太不一样了。”容逸说。

公孙佳的家庭本来就够麻烦的了,好在人口不多,可以慢慢调整。元铮的定位却不能就这么含糊了过去!本来是“夫为妻纲”,现在又有一个“君为臣纲”。领兵要用得到他,不能把他拘在“后宫”里。

元铮本人素质过硬、六亲断绝,还有了女儿,问题还不算大。可如果给了他兵权、让他再能议政,“后宫”本就比较容易影响皇帝,那他对朝廷的影响就太大了!

这样一来,就有另外一个问题了——例。无论是断案还是日常处理事务,是要“循例”的。

说直白一点:“小元我们自是信得过的,后来者呢?”容逸看了一眼妹妹,这位就是继承人了,她的丈夫总不能再选个孤魂野鬼吧?得是个名门子弟,出身良好,那她的丈夫要如何定位?鬼都知道,只要家族里有一人得宠于皇帝,必然会鸡犬升天!循着元铮的例,那这江山还能姓公孙吗?

赵司翰道:“别的礼仪都可以拿府里的习惯来代,只有这个,请务必想明!”

单良也说:“这是干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啊!女人得势还要吹个枕边风,干个政,男人,呵!”那野心就更大了!

彭犀也拧起眉来:“这倒是件难事。”

钟源道:“不错不错,需得从头把规矩给立下来!”

妹妹道:“你们是什么意思?我阿爹从此不能施展抱负?”

单良忙说:“不是不是,是要预防以后。您不想以后有什么麻烦鬼拿令尊做由头惹事生非吧?”

妹妹皱眉道:“麻烦!你们都警惕起来了,还会让那些事情发生吗?”

赵司翰道:“非也,非也。这个事情很大,牵涉甚广,处置不好会动摇国本的!还是将制度明了得好。”

容逸又提出一件事来,那就是男女杂处的问题。本来男皇帝,这事很好办,宫里就宫女、宦官,一个正常的男人就是皇帝。东宫就是太子。新君登基了,太妃太后往边儿上一放,齐活。您家这性别问题呢?怎么搞?

倒不是眼下非常得解决不可,而是容逸希望趁现在,趁公孙佳还在,大家能够商量出一套方案来。不然等到日后真出个男帝女帝交替,事到临头再现改?那就麻烦了!对了,还有“外戚”。按照礼法,父系才是自家人。

真就按“赘婿”来?有点野心的赘婿还想带着妻儿“还宗”呢!真就公孙家给别人做嫁衣?不对,是做龙袍?那哪儿行啊?!!!

给女帝当赘婿,肯定有许多人愿意的,可他们为什么愿意?权势必然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这玩儿从一开始就得防着!

他与当年公孙佳的心态有些微的相似——借开国之君的威望。

所以这几个人是特别挑了一个元铮不在宫里的时间进来的。

还有一个,比如说妹妹吧,她以后如果有儿有女,那更大的麻烦就来了!儿子姓公孙,他接下来的子孙就都姓公孙,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所有人都期望的。女儿呢?怎么办?本朝肇自女主,两代女主!接下来的女孩儿们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想法和野心?她们的丈夫怎么个安排?她们的儿女呢?算哪边的?是公主下嫁出去,还是赐姓外孙?赵、容二人都是老鬼了,可不会傻兮兮地认为只要自己闭眼死抱着一本《礼》,别人就会如他们所愿地也这么干。人心复杂!欲念难控!

还有排序,或曰齿序。现在的普遍做法是女儿没有继承权,但是公孙佳开了个特例,如果长女幼子,怎么搞?

这些东西一个弄不明白,登时就是一场大乱!生灵涂炭也未可知。纯儿子继承都多少人伦惨剧,现在把有资格争夺的势力扩大一倍……

无论是更关心公孙家的单良,还是更注重“礼法规矩”的容、赵,都希望能够有一套有效可行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