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来草原的第三十四天边关……(第2/2页)

初春比冬日暖和,不必担心冻伤,生冻疮,而且还带了不少干粮,不用担心饿肚子。

“达娃大人,咱们歇会儿脚,吃顿热乎饭吧。”

都过了大半日,快马加鞭,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达娃点点头,“煮点热汤,再把包子蒸蒸,咱们就吃这个。”

他在容姝那儿吃过灌汤包,那滋味绝了,难怪大楚人离不开米面。

在树林里拾点柴火烧火,铁锅加上蒸屉,下面煮汤上面蒸包子,一会儿包子就蒸熟了。

这些包子包的有大有小,有的还破了,可吃起来好吃极了。

达娃把酒囊咬开,灌了一大口烈酒,他想好了,这些包子来的路上吃一半,回去就买点烧饼做干粮,剩下的一半他打算让永州客栈的老板尝尝。

火锅底料能买,包子也成。

一路快马加鞭,三月中旬这一行人终于到了大楚的边城,永州。

距离商队离开也才过了两个多月。

但永州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永州地处西北,是名副其实的边城,不比盛京江南等地繁华,边城百姓的日子要苦得多,还要受战火烦扰。

从前路过永州,看这里的人脸上都是苦哈哈的,现在看着,有精气神了。

达娃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入了城之后直接去了客栈。

客栈也变得不一样了。

从前客栈生意萧条,住客栈的要么是远行的亲友,要么是他们这种异族人,许久不见一单生意,现在嘛,生意看着很红火。

达娃道:“先住下。”

这是张掌柜过的最痛快的一个春节,从大年初五开始,客栈生意做起来,到现在,他可是赚了不少银子。

雪白雪白的,比西北的雪还要好看。

不过这里面的钱有六成是那位大人的,从火锅开业到现在,两个多月,他还往火锅底料里加了不少水,这还赚了五百多两银子。

五百多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

张掌柜也曾动过歪心思,财帛动人心呐,可是想想味道越来越淡的火锅汤底还有那位看着冷冰冰不好惹的大人,那份心思也歇了。

他还盼着那位大人快点来。

有句话叫说说曹操曹操到,正在门口张望着,就看见达娃了,张掌柜百感交集,心道,可算是把人盼来了。

“大人,您原来住的房间一直留着呢,这一路可辛苦了,小的让人烧上热水,再准备几道好菜,您先歇息歇息。”

达娃点了点头,得益于王妃,出门在外不必靠丹增了,他也能听得懂大楚话。

“等明日再和掌柜的谈生意。”

“使得使得,大人们先解解乏,缺什么吩咐小的。”张掌柜把这群人安顿好,优哉游哉地下楼了。

现在日子可是好了呦,都能和乌迩人做生意了,这多亏了长公主。

他是男人,心里总对女子轻看几分。

可长公主不一样,边关百姓对长公主有不一样的感情。

边关的和平是用长公主的一生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