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本(第2/3页)

昨天他给我打来电话,说明了一切,坚称这是我的成果,是我的传记做到了这一点。

我发誓这不是真的,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是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和他的财富让所发生的一切成为可能。我只不过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人们想听的是他的故事,我只不过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点。

上个星期二,我和杰克逊、肖在曼哈顿吃了一顿午饭。他们声称这是一次庆祝,但我直到最后才发现他们有所图谋。现场还有一位女子。她是另一位泰坦候选人,本身也很杰出。虽然她的经历不及肖或杰克逊那么迷人,但她的故事却很吸引我。我知道它对其他人、对每一位女性来说也会是这样。尤其是那些成长在世界偏远角落里的女性——机遇对于她们来说十分罕见,只有幸运的人才能得以逃脱。我喜欢她,喜欢她的故事。我当场就同意把她的故事写下来。

在心里,我把自己的新课题和爱丽丝·卡特拿起来衡量了一下。

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是我想象中的一部分,最多是一则睡前故事。

一个也许能够启发几代年轻女性。另一个也许只会带来几个星期的热度,即便是被拍成了票房纪录最高的10部电影中的一部,也火不过一年,很快就会被时间的沙砾和下一部有潜力的大片的大肆宣传所掩埋。人们不会记得爱丽丝·卡特,但他们会记得萨布丽娜·施罗德,因为她是有血有肉的。她的每一秒挣扎都是真实的。她的胜利是一种启迪,她的故事需要被人传颂。

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这我可没想到。这本传记一定就摆在外面的书架上,我在搜索爱丽丝·卡特的名字时目光一定从它的身上扫了过去。等我看完这本日记,就出去看看。

2020年之后,日记中的内容变了。内心的对话停止了,也不再有任何心思或感受,只剩下了彻头彻尾的年鉴。数据的历史——大部分是销售数字——年份,以及我执笔的传记。难怪日记本永远也没有写完。

紧接着,突然间,55年之后,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的记载让步给了某种别的东西。

2070年12月23日

孤独。又是一年。他也一样。除了写作——我唯一的朋友——什么事也没得做。我们会向彼此袒露自己的感情。他有一个计划,他真勇敢。这会改变一切。自从我的母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以来,这是我第一次祈祷。我太想要它了。这是唯一的方法。没有它,他就是遥不可及的。不,我才是遥不可及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泰坦——我们最后的敌人。真是讽刺,被我推销给这个世界的颇富争议的阴谋集团如今却成了我幸福的唯一障碍。

到此结束。没有更多的记录了。你一定是在和我开玩笑,也许还有另一本日记。就在我打算寻遍整间公寓的时候,卧室的房门猛地打开了。尼克弯着腰走了进来。“嘿——”他眯起眼睛,看到我正抱着日记本躺在床上,一脸悲伤,“你还好吗?”

是的,当然,我没什么不对劲的,只不过刚刚发现我抛弃了自己的梦想,孤老一生,将人生中的最后几年浪费在了渴望一个无法触及的男人身上。

“我只是在休息。”我撒了谎,试图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随意一些。

尼克一眼就看穿了我,他似乎已经对我了如指掌。或许看人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他走进来坐在我的身边,还关上了身后的房门。我的心跳速度不断攀升。紧张的心情不断被放大,就像刚刚被点燃的篝火。上帝啊,我又变成了一个12岁的小姑娘。我应该被关到精神病院里去。

“出什么事了?”他问道。

我举起了日记本。“我一直在回顾自己做过的某些人生选择。”

“然后呢?”

“刚开始看着还不错,可是事情……发展得并不理想。”

“对她来说。”

“她的过去就是我的未来。”

“不一定是这样的。”他似乎很肯定。上帝啊,他是怎么做到的?一切对他来说毫不费力。

我把日记本放在了一边。他示意我到客厅里去。

“我想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有一座展览馆也许可以告诉我们这里发生了什么。尤尔和萨布丽娜同意在那里和我们谈谈。”

“展览馆?”

“那里名叫泰坦展览馆。”

前往泰坦展览馆的路程令人感觉永无止境。实际上,那里距离我的公寓只有4个街区的距离。

萨布丽娜和尤尔在前面带路,格雷森一个人走在中间,尼克和我跟在后面。

为了自身的安全,我们一路都保持着安静。但我能够感觉到每个人都在沉思,凝视着这个诡异的、遭人废弃的未来版伦敦——等待着答案,等待着最后一只鞋子的落下。

随着一行人经过每一个街区、每一条空旷的街道,寻找救援的希望悄悄地溜走了。这是我的城市,我的社区。我敏锐地感觉到了这里的空虚,但我认为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到影响的人。空无一人的小巷、被洗劫一空的商铺、摇摇欲坠的办公楼和被人遗弃的塔式高层住宅都证实了令所有人都感到担心却又没有人开口说出的事实:

伦敦成了一座空城——我们在这里是找不到帮手的。

终于,转过街角,泰坦展览馆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它占据了一整条城市街区,其中大部分都是绿地。原先想必是一座美丽公园的地方如今荒草丛生,自然似乎再次占领了伦敦的中心,野草、藤蔓和树木从这里长出,缓缓地将人类存在留下的最后证据掩埋起来。

公园的中间立着一块朴素的石头和一座木质建筑,在暗淡的月光下掩映在繁茂的植物中,几乎看不清楚。展览馆适中的尺寸和简朴的风格与周围拥挤不堪、过度建设的伦敦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反而令它更加抢眼。为了产生这样的效果很有可能花销很高。我熟悉这片街区,它曾经布满了写字楼和豪宅,其中任何一座都价值连城。

现在,它们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座小巧的单体建筑。

我们在植被茂密的公园中跋涉,爬过倒塌的树木,勉强迈过纠缠的植物。来到展览馆门口,尼克推开了木质的对开门。一小块接待区域出现在我们眼前,中间还摆放着一个接待台。我们走过接待台,来到了一间拥有12扇门的宽敞房间。它让我想起了游乐园过山车的等候区,这里肯定是访客们排队的地方。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地板上亮起了绿色的箭头指示灯,指引我们站到第一扇门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