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4/5页)

此时此刻,往日的辉煌跟随他高大的身躯一起,,轰然倒地。

以胤祐的武艺,在噶尔丹扭头的那一刻,他是有机会收回长枪,或是摁住对方,但他终究没有那么做。

他也知道,康熙一旦把人押回去,必定是斩首,再将头颅高悬在城墙上示众这一个结果。

还是算了吧,就让他留在这片草原,也算是给悍将最后的体面。

胤祐收回长枪,往地上一插。走到车凌三鲁普的跟前,蹲下来一把将他腿上的匕首抽出来,在指尖旋转,问道:“想不想活?”

“想。”

“给我个理由。”

车凌三鲁普眼珠子转了转,立刻说道:“策妄阿拉布坦……你也说了,他比我父汗本事还大。我父汗死了,整个厄鲁特蒙古就落到了他的手里。留我一命,我能牵制住他。”

胤祐嗤笑:“你还有个被你们父子俩撇下的弟弟你忘了?他可比你有骨气,所以,我选他。”

说完,他指尖的匕首就脱了手,径直朝着车凌三鲁普咽喉飞去,对方绝望的惨叫已经出了口,那匕首却擦过他的脖子,埋入了旁边的地里。

这反应着实把胤祐逗乐了,也不知道噶尔丹是怎么养出这么个儿子来。

这时候,两名士兵过来把车凌三鲁普押了下去。康熙也打马走到胤祐跟前,他身后跟着大阿哥。

胤祐知道,他现在应该嫌弃衣袍跪下参见皇父,三呼万岁。

但他不想跪,于是就那么站在原地,仰起头来看向康熙,笑盈盈的喊了一声阿玛。

康熙看着他,快一年不见,这儿子好像已经不是他的了。便话大到乍一看,他几乎认不出来。

胤祐又长高了,高过他的阿玛和大哥,让皇贵妃都要仰视的程度。

他也黑了不少,哪里还有小时候雪团子般的模样,简直就跟军营里那些又黑又糙的普通士兵没什么两样,也就身上那身白衣,依旧白得纤尘不染。

大阿哥也深吸了一口凉气,这还是他那个拿脑子换了美貌的弟弟吗?

这可怎么办,本来小脑瓜就没有很聪明,现在连漂亮脸蛋儿也没了。

大阿哥痛心疾首,于是,比他皇父还要着急翻身下马,走到弟弟跟前。抬手拍了拍胤祐的肩膀,又一把抱住他:“长大了,已经是大人的模样了。”

“大哥……”

胤祐的声音就响在大阿哥耳边,听起来软软的糯糯的,语气和小时候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

他说:“你的铠甲硌着我了。”

大阿哥赶紧松了手,小崽子,还那么娇气。

此时,康熙也已经从马上下来,走到胤祐跟前,忽然就抬起了手。

胤祐以为他这就忍不住,要动手打人。几乎是本能的将手背在身后,不动神色的捂着屁股:“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吧,回去再打。”

康熙的巴掌最后落到了他的肩膀上,又上下打量一遍,确定他没有受伤。

老父亲眨了眨眼,扭头望向远处:“好,回去再打。”

这一刻,胤祐分明看到,他的眼角有丝丝缕缕的皱纹,还有一些湿润。

于是,回去这一路上,胤祐被要求寸步不离的跟在他阿玛身旁,半刻也不许离开康熙的视线。吃饭,睡觉都得在中军大帐中。

康熙该会见大臣会见大臣,该批阅奏折批阅奏折,忙完了,才把身边伺候的人都遣出去,来到榻前。

胤祐已经裹着被子睡着了。为了赶路,他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吃饱喝足,一沾枕头困意就汹涌而至,睡得那叫一个香甜。

康熙看着儿子,忍不住伸出手去摸了摸他的脸。又叹一口气,这回去了,得把太皇太后和皇贵妃心疼死。

这一次,费扬古、孙思克和殷化行全都跟随康熙一同返京。

后面两位只是去京师受封,而费扬古素来有旧疾,身体状况愈发不好,往后就留在京师,不再外派。

这回京的路上,胤祐开始认认真真的护肤,不管是兰州府还是西安府,每到一处,就让赵诚去给他买擦脸的面霜。

他那脸蛋儿说来也奇怪,一天一天肉眼可见的又白了回来。粗糙的皮肤宛如新生,很快就变得光滑细腻。

胤祐对着镜子一边往脸上拍面霜,一边感慨:“我这是底子好,一般人做不到。”

康熙闭上眼,满脑子都是他逼着噶尔丹给自己下跪的模样,满是少年人的狂妄和恣意。

睁开眼,又是这小子对着铜镜往脸上抹面泽的样子,跟个姑娘似的唧唧歪歪,忍不住想揍他。

距离京城几十里外,皇太子就带着三阿哥和四阿哥,以及文武百官前来迎驾。

太子刚给皇父行完礼站起来,眼前一花,有什么东西扑进了他怀里,撞得他往后退了两步,才稳住身形。

“太子哥哥!”

这声音听得太子心里一颤,手臂一紧,将人牢牢地圈在怀里:“小七,小七!”

在他们身后,四阿哥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偏过头去挪开了目光。片刻之后,又转了回来,依依不舍的盯着太子怀里的人。

胤祐在他耳边激动的大喊:“我想死你了,你有没有想我啊?”

“当然!”太子的手掌抚过他坚实的脊背,一年不见,他脑海中的小团子分明不是这个样子的,但这个样子也很好,叫他欣喜不已,“太子哥哥也很想你。”

胤祐在太子怀里撒够了娇,抬起头来,看到一旁的三阿哥,于是乖乖地叫了声三哥。

三阿哥本想像小时候那样,摸摸他的脑袋,手已经抬起来了才发现,胤祐这身高,他想再摸他的头恐怕需要垫脚。于是,只得作罢,便笑着打趣了一句:“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是我想象中的少年将军。”

胤祐偏头笑了笑:“谢谢三哥。”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转过头去,正巧与对方望着他的目光对了个正着。

胤祐刚要扑过去,却只听身后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道:“行了!出门一年,是一点规矩也不动了。”

胤祐只好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偷偷地拉了拉哥哥的手。而后转身,悻悻的回到马背上。

进城的路上,他还偷偷地在文官队伍中看了看。一眼就认出了纳兰。他前些年续了胡须,却还是一张风华绝代的脸。就算与别的大臣站在一处,也不是一路人。

胤祐脑子里忽然有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他好像想起了什么。

皇上御驾亲征,彻底击败准噶尔叛军,如今班师回朝,满城的百姓都跪在道路两旁迎驾。

胤祐骑着那匹胭脂马,紧跟在康熙身后。旁边秀楼上的姑娘,三三两两的靠在一处,眼睛搁在他的身上总也离不开。

“那位小将军是谁,以前怎么从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