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4页)

保泰在心里觉得,他七哥可比八哥厉害多了。八哥每天都在读书,上学看,下学也看。可是他七哥,上学玩,下学也玩,可书还读得好。

师傅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点点头让他坐下。

胤祐却没有坐下,他说:“师傅,我也有一个问题。”

师傅点点头:“你说。”

“子路每天都在向他的老师打听为政之道,他最后做皇帝了吗?”

“……”

这个问题问的,也亏得师傅年轻,不比汤斌、耿介这些老师傅那么刚正,否则七阿哥早就被赶去门外罚站去了。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顺应天命,就算不是世袭,是靠着起义打下的江山,都得给自己认一个特别牛逼祖先,或者出生之时带点异象,什么霞光万丈、青烟袅绕、天降神龙……

总之都要证明自己是天选之人,哪儿就能随随便便当皇帝,那是大逆不道。

但是七阿哥既然问起来了,那师傅就和他们讲一讲,子路同学是如何从一个放荡不羁的问题少年,拜入孔门,成为孔圣人最得意的弟子。

师傅从子路少年时期讲起,出身贫寒,以野菜充饥,性格刚强鲁莽,十分瞧不起孔子,时常欺负他。

就算后来成为了孔子的学生,子路也不是个善茬,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要跟老师吵架。

后来子路入了仕途,做了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辖域大治,有着非常突出的政绩。

后来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营救孔悝,混战之中被乱军击杀,还被剁成了肉泥。【百度百科】

师傅说:“虽然仲由不是君主,但是他用自己的政治才能造福百姓,使国家富强。”

听故事的时候七阿哥倒是很认真,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手托着下巴,比平时学习的时候专心多了。

下学之后,他还对六阿哥说道:“如果师傅以后都这么讲课,那我一定很愿意听。”

六阿哥翻开书本,准备温习一下课堂上讲过的内容:“你不认真听也很厉害了。”

他指着那个“善人”的“善”字问胤祐:“这是什么意思?”

胤祐看了一眼,回答道:“就是有才干的人,这里指擅长军事作战的人。”

六阿哥点点头,提笔记下来。

这时候保泰过来拉了拉胤祐的手:“七哥,你太厉害了,你每天都不读书,怎么什么都会?”

胤祐还真就像个兄长一样,板着脸瞪他:“谁说我不读书,我每天都有认真听课的好不好?”

“哈?”保泰一脸“我信你个鬼”的表情,“你有听课吗?”

“当然有!”小家伙扬了扬下巴,“不但要听课,回去以后也要读书。”

读书是读书,别人读一百二十遍,他读两遍。

但是在弟弟面前,胤祐还是装出一副自己私底下有刻苦学习的样子教训小堂弟:“你也要好好读书听见没有,别每天都想着玩儿。被皇叔知道了,小心他打你屁股。”

保泰一脸“我懂”的表情,不坏好意的笑道:“我就知道,七哥你没少被皇上打屁股。”

“……”

小家伙扭了扭,咧嘴一笑:“阿玛早就不打我屁股了。”

“啊!”保泰忽然指着他惊呼,“七哥,你的牙齿……”

胤祐立刻闭上嘴,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唉!被你发现了,其实七哥……以后七哥不在了,你要听话知不知道?多跟你八哥学学,要好好读书,听见没有?”

保泰差点被他吓哭了,拉着他不肯松手:“哇~七哥,你怎么了,你不要死~”

一旁的六阿哥听不下去,咧着嘴超他俩龇了龇牙,露出缺损的部分:“不就是掉个牙齿吗?谁还没掉过。”

保泰弱弱的说道:“我还没掉过。”

胤祐惆怅的叹了口气:“要是掉了牙齿不用上课就好了。”

八阿哥心疼的摸了摸他的脸:“七哥,你想得真美。”

“……”

前面的五阿哥用蹩脚的汉语把今天学的这几段话读了两遍,连断句都还不怎么熟练,更别提好好地领会其中的意思。

于是,他把书本一放站起来,招呼他的兄弟们:“走走走,到院子里玩一会儿去。”

这么大的孩子,谁不想玩?胤祐就是最想玩的那个。

不过还真有不想玩的,八阿哥就摆了摆手:“你们去吧,我要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再复习一遍。”

胤祐正好相反,他是最想玩的那个。一把拉了胤禩的手:“别看啦,下课就是要好好玩一玩,走走走去院子了,再玩一次上次白晋教的跳房子。”

他带头往外跑,刚跨出门槛,就看到迎面走来一抹明黄色身影。

于是本来还吵吵嚷嚷的众人,便安静了下来。待汗阿玛走进了,躬身行礼问安。

康熙挨个把他们瞪了一眼,厉声道:“这里是书房,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最后,老父亲的目光落到胤祐身旁,看他刚才兴奋那样就不难猜到,又是这小东西起的头。

康熙每日的行程很固定,早朝之后就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回来再到上书房抽查各位皇子的功课,然后再回到南书房处理政务。

今天早上早朝就晚了一些,下了早朝又被明珠和索额图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头大。

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就开始准备围剿沙俄远征军。

去年,萨布素将军率领清军将士围攻雅克萨城,俄军首领托尔布津投降,被遣返俄国。

今年年初,托尔布津又率兵至雅克萨筑城盘踞,萨布素将军遂引兵抵雅克萨城下,大败俄军,使其龟缩城中。【百度百科】

沙皇政府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要求停战,还说要派遣使臣前来与大清国谈判。

于是,现在问题就出现了,谁去谈判,怎么谈,条约是什么,边界如何划分。

明珠和索额图争执不下,两个人各执己见,都想要把这个活儿揽下来自己干。

佟国维一向是最淡定的那个,他只拥护他外甥做的决定,至于这二位怎么吵,他就当听不见。

康熙也不着急表态,反正事情也不急于一时,怎么也得年后再议。他倒要看看,这两人能吵出什么花儿来。

于是,这么一拖延,今天来上书房检查功课的时辰就晚了一些。

各位皇子,包括旁边书房的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全都集中在中间最大的书房内,等待阿玛抽查。

临近年关,康熙事多,比较忙碌,心思也没在考察儿子的功课上面,就让三阿哥站出来,叫师傅从书架上随便取了本他学过的书,翻开一页,让他背诵。

三阿哥的学习一向很好,这点难度考不倒他。

康熙对他的表现也很满意,临走之前竟然让他过几日,去一趟南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