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4/5页)

康熙站起来,对皇太后行了个礼:“儿臣送您回宫。”

皇太后连忙摆了摆手:“你忙你的,我自己回去。”

皇贵妃和惠妃赶紧说:“臣妾送太后回宫。”

康熙看她俩这么懂事,也就放心的走了。

等汗阿玛一走,胤祺就开始埋怨胤祐:“都怪你,没事踩我脚做什么?”

胤祐说:“我就见不得别人被欺负。”

“哼!”胤祺越想越气,“现在好了,被阿玛罚写十张字帖,我今天都别想玩了。”

胤祐豪爽的一挥手:“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罚写十张字帖,我替你写了就是了。”

皇贵妃一把捂住他的嘴:“这是你能替的事儿吗?”

皇太后笑呵呵地说:“好了好了,你俩别吵了,自己写自己的。”

胤祐回去还是写了二十张字帖,第二天大义凛然的摆到他阿玛跟前,十分豪爽的说道:“昨天是我拉着五哥去凑热闹,也是我踩了他一脚,都是我的错,他的那份我替他受罚。”

康熙把他写的二十张字都看了一遍,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质量不差,看得出来没有敷衍。

老父亲很满意,大手一挥:“行,既然你这么有担当,今天再写二十张。”

胤祐:“……”

虽然两个儿媳妇是选好了,但是距离结婚还早。尤其是太子大婚的一应仪式和制度,参考史书和前朝的,赶紧制定出来。

其他几个人充入后宫,佟氏诏封为妃,先不行册封礼,但待遇同惠宜荣德四妃一致,其他人全都封答应。

佟妃被安排在景仁宫中,距离承乾宫并不远。这是孝康章皇后曾经居住的宫殿,也就是皇贵妃和佟妃的姑姑,自从她驾崩之后,景仁宫一直都空着。

这天胤祐从乾清宫放学回来,正巧碰到佟妃来串门。小家伙一进屋就热情的跟人家打招呼:“小一,你好呀。”

这熊孩子太招人烦了,皇贵妃拉了他一把:“胡说什么,叫佟妃娘娘。”

“佟妃……娘娘?”

佟妃将他拉到跟前:“没人的时候就叫小姨,记住,是小姨,不是小一!”

胤祐猛点头,请她放心:“好好好,是小姨,我记住了。”

其实佟妃今年虚岁也才十六,在皇贵妃眼里就是个小孩儿。她进宫之前,父亲就已经和她讲明了她的使命——侍奉皇上、陪伴皇贵妃、巩固家族荣耀。

景仁宫里除了她,还住了两位一同入宫的答应。大家身份确实太悬殊了,聊不到一块儿去。

她就每日都到承乾宫给皇贵妃请安,一呆就是大半天。

皇贵妃生活很规律,早上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看看她的身体情况。回来就看书,手不释卷,打发时间的方式除了逗儿子就是学习。

刚进宫那会儿,佟妃佟妃还能和姐姐聊聊家里的情况。时间长了,受姐姐影响,她也跟着一起看书,只是她看不进那些医书,便在胤祐的书房中找他的诗词集来读。

小家伙每天中午下学回来,用过午膳、睡过午觉,起床看到额娘和小姨都在读书,他也不好意思独自玩耍,只能跟着一起学习。

转眼间进入十月,天气越来越冷。胤祐早上都有点起不来床。唯一能让他从暖和的被窝里钻出来的动力就是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这天他从慈宁宫的正殿出来,跑到柴房去看了看他的狮子,又去花园的池边巡视了一番,“梁山伯”与“马文才”又开始冬眠了。

小家伙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旁边空出来的一块土地,那里曾经有一棵树,是他亲手种下的橘树。后来她跟着阿玛去了趟江南,回来树就被冻死了。

想到这里,小家伙又想起了他的玻璃房子。于是这天下学之后,他就骑着踏日来到了养心殿。

养心殿就是造办处的所在地。胤祐转了一圈,大家都在各忙各的,也没有人理他。

于是,他进入殿内,看到桌子后面有一名约莫三十多岁官员正在埋头在纸上描绘着什么。

那人画得太投入了,胤祐都已经走到他的跟前他也没有反应过来。

小家伙歪着脑袋各个方向看了半天,终于看明白他画了个什么:“这东西我见过,叫琵琶,阿玛举办家宴的时候旁边奏乐的乐师就有人抱着这个在弹。”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唱戏的时候,旁边也有人弹琵琶。”

那人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看到是个比桌子高不了多少的奶娃娃,便没有理他。

后面的赵诚轻咳一声,说道:“这是七阿哥。”

那人听到七阿哥也没有很殷勤,也就是象征性的躬了躬身,十分敷衍:“微臣戴梓。”

胤祐怪尴尬的,这姓氏也有些特别,他舌头都有些捋不直:“戴戴……戴大人。我想问一下,我的玻璃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

戴梓说:“建不了。”

“哈?”

“以造办处现在的技术,造不出那么大块的平板玻璃。”

胤祐眨了眨眼:“可是阿玛寝宫里有一面屏风就是玻璃的。”

“那是西洋商船运来的。”

胤祐问道:“西洋人能造出来,咱们怎么就不能?”

戴梓又抬起头来看他一眼:“那得去问问南怀仁他们这些西洋人。”

胤祐转身就走,还没出门又倒了回来:“你画的琵琶真难看。”

“我这画的可不是琵琶,我画的是……”说到这里,戴梓停了下来,“不和你说,你一个奶娃娃,啥也不懂。”

“我是不懂,但你可以告诉我呀。”

这时候有人从外面走了进来,戴梓立刻将他的图纸收了起来。

一连几天,胤祐都往造办处跑,每天都去看戴梓画琵琶,看到后面他也觉得那东西不像琵琶。

胤祐恍然大悟:“我知道这是什么了?”

“什么?”

“这是威力更大,效率更高的火枪,就跟我阿玛打猎时用的那把火枪一样。”

戴梓抬起头来看他,看了一会儿,忽然就笑道:“反正你也听不懂,那就跟你说说吧。这可比火枪威力大多了。我叫它连珠铳,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

胤祐想了想,说道:“我不信,我阿玛的火枪打兔子都只能一枪一枪的打。”

“等我做出来,你就信了。”

胤祐对他这个“连珠铳”很感兴趣,一直在等他做出来。

可是都快一个月过去了,也没见他做出来,胤祐有点奇怪,便问他:“你那个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的‘连珠铳’怎么还做不出来?”

戴梓坐在炉边叹了口气:“不做了。”

胤祐坐到他身旁,“为什么?”

“别问了。”

小家伙嗤笑一声:“你就是做不出来。”

“……”

胤祐是真的想要见识一下他说的那个“连珠铳”。因为小家伙记得额娘曾经说过,火器比满人的骑射更加厉害,未来在战争中起到致胜因素的武器一定是高效且杀伤性更大的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