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备战高考。(第3/3页)

“怎么印这么多,要做什么?”他问这一句,纯粹是因为好奇。

“送给要参加高考的人,顺便帮他们补补课。”

江海对考试补课之类的也不懂,只嘱咐道:“你别累着自己就行。”

便直接应下了这件事。

宋阮阮见他应得干脆,站起身来,有点不满地看着他:

“做这些事至少得上千块钱,你都不问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印一本的成本少说也要一块钱,一套十本就是十块,一百份就是一千。要是印刷厂再拗一下价格,甚至可能翻倍。

有时候人在无条件宠爱自己的人面前,就会变得有些骄纵。

宋阮阮最近在江海面前,是越来越放纵自己的脾气了。

这事江海要是多问了几句,她肯定是不满意的,为她办事不痛快。但问都不问就花出去这么大一笔钱,她又觉得他过于大手大脚。

江海顺势揽住她,柔声哄劝:

“怎么又不开心了?行行行,那我问,阮阮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此,宋阮阮也没脾气了,继续跟他说正事:

“我是觉得,我们这一年赚了不少钱,担心招人眼红。以后万一有什么时局动荡,被人举报,问题就很严重了。所以,适当的时机回馈一下父老乡亲,也算是时刻心系乡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保护伞的作用。”

现在倒是已经不太流行打□□了。

但她隐约有些印象,有些地方八十年代初期对生意人有很大争议,严重的甚至闹到了被抓去坐牢的地步。虽然后来上面及时纠正了这种思潮上的错误,把人都放出来了,但有些人被关的时间也长达一两年,在当时,对于个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她不确定C省这么政策宽松开明的地方是否会发生这种事,但有备无患。

就算最终发现是杞人忧天,也实实在在地帮助了这些正需要的学子们,不算白花钱。

江海是刚从那个敏感特殊的年代走过来的人,顿时明白了宋阮阮的用意。

别说是宋阮阮,就连他也会时常有这种隐忧,所以至今都未曾把钱存到银行,甚至悄悄换了些金条金豆子藏在屋后的菜地里,就怕自己将来出事,宋阮阮和父母一点保障都没有。

虽然时常觉得阮阮不够眷恋他,但这一刻,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她对他的担心忧虑,心中又是感动又是雀跃,当下就紧紧抱住她:

“阮阮你放心,以后我都照你这个思路做。就算是为了你,我也一定会让自己平安周全。”

出于这份谨慎,江海在今后的人生中,一直时常做些时常进行一些有益于社会的捐助,倒是实实在在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成了国内企业家里的慈善先驱者。

当然,这些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有江海来操持这件事,效率自然是极高的,没多久,江海就已经将印好了的笔记和黑板粉笔等物用车拉回来了,这委实为焦灼备考的知青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