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便宜的令人发指(第2/2页)

听着葛世振介绍着蒸汽机车的研发和铁路铺建过程,朱国强在心里已经盘算了起来。

一里600两。

这是因为试验场上不需要修桥,所以成本降低了很多,如果换成正常的筑路的话,不仅要考虑桥梁,还要修车站等设施,那一里铁路的成本至少要增加两三成,那就算是八百两吧。

一千里,也就是八十万两!

才区区八十万两而已!

简单便宜到令人发指啊!

呃,好像忘了还有征地等一系列的费用开支,这个没关系,一里铁路的成本再增加二百两,也就是一千两。

“一百万两修一千里,修着几千里铁路,也就是几百万两而已,有了铁路,就可以打仗了……”

为什么朱国强一直没有领兵出关,发动对建奴的最后一战。

不是因为不想打,而是因为……打不起!

这个打不起,是因为耗费的钱粮太多,按照五军都督府以及兵部的计算,远征漠北,前线一石军粮的成本超过将六十两!而十万大军远征,每个月仅只是人马粮草要耗费五百万两以上,征北至少需要准备五千万银子!

而且距离越远,成本越高,要是虏寇撤到西域,那运粮草的成本可就是天价了。

在另一个时空中,就是那个所谓的皇商范家,在康熙再次西征准噶尔部时。范家主动请自资本,承运军粮,每石只要当时官运价格120两白银的三分之一,即40两,这是因为范家凭着对蒙古贸易多年的经验,对路线极为熟悉,才降低了运输成本。

而现在的大明呢?

六十两……

恐怕这还是乐观估计。

可有了铁路和火车就不一样了!

火车的运输成本才多少?

那怕是再高,也不至于高出需要六十两运费的天价,这个天价等于买了六十石粮草啊!用火车,顶破天了也就一二两而已。

有了铁路和火车,别的不说,单就是运送军需省下的银子,都足够修几条铁路的了。

这么一算,这铁路简直便宜的令人发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