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第2/2页)

“便是平虏大将军在此,既非是战时,兵卒便不得进城肆扰百姓,要是城内如有通虏奸细,本官自会带人抓捕,还请大将军见谅!”

李信笑问:

“山口魏氏通虏,你敢抓人吗?”

闻言,周亮工立即说道:

“莱州魏氏,一门两位都督、五位总兵、二十位将军,又怎会做出通虏之事?休得胡言!”

尽管嘴上反驳,可是实际作为地方知府的周亮工对魏家反感至极,心里愿意配合,而且是报复性配合平虏大将军,他屡屡被魏家为首本地士绅刁难,心里自然压着一团火,如今当然想借着平虏大将军的威势,狠狠敲打一下那些刁民,不对,是这些劣绅!

“可有凭证?”

骑在马上的朱国强冲着城头冷笑道:

“本将军在此,难道周知府还怀疑本将军不成?”

证据?

有啊!

代善的口供算不算?反正他已经降了,想取口供……让他说什么不行!

城下的话声,让周亮工的心头一紧,

平鲁虏大将军居然亲自来了。听说过许多传闻的他那里还敢再问,连忙令人开城门恭迎大将军。

“周知府,带我去抄家吧,我正愁没有钱粮赈济灾民呢!”

周亮工顿时后背冒出汗来,哪有动辄就抄家的,而且抄家银子也没有这样直接挪用的道理啊。

以什么罪名抄家?

通虏!

莱州的将门士绅和富商,通不通虏不一定,但是有一个算一个,百分之百的会有海船通行渤海,而且只要一查肯定有问题。

建奴据占辽东后,按照大明的规定,不得往辽东运丝毫货物,更不得购买辽东货物的,可实际上,山东沿海的将门士绅和海商,或许不会像晋商那样出卖国家机密,勾结建奴,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肯定从辽东买过人参、毛皮等货物,毕竟这些货物运回大明境内都可以获得几倍的暴利,但凡是将门、士绅之家一旦经商,又怎么可能会视暴利于无物?

朱国强的亲自带兵进了莱州城,直接封了城内魏家的铺子,就这样这出了两位都督、五位总兵、二十位将军的魏家,就成了他“劝捐”的那只鸡,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

其实魏家看似显赫,可显赫的也只是过去,毕竟,现在的魏家早就没有往昔的风光,即便是仍有人在军中,不过就那两三个而已,并且是远宗,且官职都不怎么高。

抄魏家,至少不会引起边域兵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