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不纳粮,不当差(第2/2页)

大明国初的,卫所军人“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到了内地就是是“两分守城,八分屯田”,可实际上不管是普通卫的屯八戍二还是屯卫的全民屯田,专职屯田生产的永远占大头。屯田是官军的主业,是生存之本,久而久之最后军人大都变成了农夫。

朱国强当然不会犯历史上同样的错误,毕竟,他所需要的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而不是农夫。而且在另一个世界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嗯,这个训练怎么说呢?就是每隔几天操练一天,以百户所为单位,每年农闲时,以千户所为单位入营集训两个月。到了40岁就可以免除训练。平时只在当地训练,需要征召时,由大将军府下令征发……”

其实说白了就是把卫所变成预备役,卫所制的坏处不少,可是好处更多,最简单的来说卫所有个好处就是,实现无人区以及新征服区的最快实际占领,就像云南,唐朝叫南诏,宋朝叫大理,就是到了蒙元那会也是地方土司自治,为什么到了明朝变成了内地?

不还是因为沐家率领十几万军户以卫所制屯兵云南各地,如此几百年下来,云南才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还有贵州等地的土司,怎么就同意改土归流,就跟结底还是因为卫所的存在。卫所就是蚕食新附地区最好的手段。假如永乐六年打下安南之后,调几十万军户安置红河流域,会怎么样?

交趾肯定就会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卫所的好处非常多,同样坏处也不熟,至少对于在座的这些人来说,他们压根儿就看不到卫所有什么好的地方,毕竟,大明立国这么多年,卫所早就被自己折腾的臭名昭著了。

想要说服他们接受重新设立卫所,非要让他们看到实打实的好处不可,而对于朱国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事。

军户不当差,不纳粮。这样的好处够大了吧!

怎么样,吓到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