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思政殿中,度支孙尚书的怒斥声与右相萧负雪的维护声交错响起。

穆明珠握着赵诚那封表奏她为储君的折子,缓缓收回望向上首母皇的视线,清楚这一场大争辩,对她而言,关键只在赢得母皇的心。

如果母皇完全相信她,那么在今日这场当面对质之前,一定会私下先找她谈话。

入预政这三四个月来,穆明珠已经很了解皇帝穆桢的处事流程。每逢有重大事件,皇帝通常会先在侧间会见重臣与相关人员,等到这些人达成一致之后,再往朝会上提起此事,届时早已答应的数名重臣领头赞同,皇帝的命令便无人阻拦,更不会在朝中闹出风波来。像今日这样,丝毫不给她事前准备的时间,也不曾私下跟她通过气,那就是要看她临场最真实的反应。

又或者说,皇帝是要借着这场最鲜活的“表演”,捋一捋座下众臣的派系,辨一辨忠奸。

既然这是母皇的意图,她当然要从旁佐助。

穆明珠垂眸扫过赵诚那封奏折,耳听着殿中数名臣子的争论声,心思沉定。

又有两名大臣跳出来,给度支孙尚书帮腔。而在萧负雪之外,也另有大臣看不过眼,要他们抨击公主的同时注意言辞。

殿内一时乱哄哄的,邻近的大臣们交头接耳起来,许多低微的讨论声混合成嗡嗡的噪音。

在这一片混乱中,殿中有几个人却显得格外安静。譬如站在第一列老神在在的杨太尉,比如站在殿门内侧的齐云,又比如应召回建业、以卫尉之职站于队伍中间的高廉。

高廉站在众臣人群之中,时不时抬眸看向坐在左上首的四公主殿下。

早在江州时,高廉便从大明寺住持静念口中得知,四公主在朝中为他斡旋归来一事。

待到那住持离开后,不过七八日,高廉果然接到了朝中的诏令,调他回建业为官。

他与四公主素无交情,对方却抬手扶了他一把,自然是有所图谋的。

而朝中大权被世家官员把持,他们又团结在皇孙、王爷身边,非但不需要、而且排挤他这样的寒门官员。

他若是想长久留在中枢,势必要给自己另寻一株大树遮风挡雨才行。

皇孙、王爷身边的世家官员都用不过来,更不会有他的位置。

那么,四公主能是一株参天大树吗?又或者,亦是寻常藤蔓而已呢?

高廉方才耳听着那度支孙尚书的怒骂之声,说四公主乃是“豺狼秉性”,生活作风上“狭弄重臣、亵

渎师长”,从政手段上“残害忠良”、杀害了雍州大族家主柳猛,又说她“行克六亲”,未出生便克死了世宗,前番往雍州去又克死了她的哥哥英王,说不得连当初的废太子周瞻也是她克死的。如果不驱逐她离开建业,恐怕陛下也要深受其害。

这些指控,哪怕单拎出一条来,都是要叫人神魂俱裂、惶恐请罪的。

然而高廉观察所见,那四公主始终安然坐在椅子上,阔大的金色裙裾连一丝抖动都没有,神色更是淡然从容——仿佛不管怎样的风雨,都无法动摇她扎在泥土深处的根须。

“肃静。”上首皇帝终于开口。

她简短一语,却像是携带着巨大力量,一瞬间就压下了满殿嘈杂。

嘈杂褪去后一瞬间紧绷的岑寂中,度支孙尚书忽然越众而前,跪倒于皇帝龙椅之前,悲声泣道:“满朝文武,多过半百,能有今日荣耀,皆是当初蒙受世宗拔擢之故。世宗言犹在耳,臣等岂敢或忘?”他祭出了世宗这个大招,完全占住了大义。

就连上首的皇帝也无法斥责他什么。

萧负雪有些担忧地看向穆明珠,脚步轻动,似乎欲上前扶起度支孙尚书,阻止他继续煽动情绪。

穆明珠对上他的目光,极轻微地摇动,示意他不要有所动作。

萧负雪微一犹豫,便依照她的指示,止住了脚步。

这一处细节,满殿重臣唯有一人捕捉到了,便是立在殿门旁、看似目不斜视,实则余光一直在留意穆明珠动静的齐云。

那度支孙尚书嘶声泣道:“我辈中人何在?当以老朽之躯,践诺旧君之命!”

随着孙尚书这番发言,殿内众臣不管真假,面上几乎都露出追忆悲伤的神色来。能出现在大朝会上的官员,多数都在四五十岁往上走,像萧负雪都属于极其年轻的,更不必说齐云。而这些中流砥柱之臣,过半数都曾见过活着的世宗。历朝历代的教化之下,一旦提起旧君,臣子无不感怀。

这种情况下,连皇帝穆桢想要给自己台阶下,都要掉几滴眼泪、追忆一番故去的丈夫了。

侍立在皇帝身后的女官李思清此时适时开口,扬声清朗道:“孙大人,正经议事,如何能于朝堂之上嚎哭?陛下本就心念世宗,连日身上不好,你偏往陛下心上插刀子,又岂是为人臣子当行之事?”便命宫人抬了椅子来,扶孙尚书起身,到墙根僻静处坐了。

那度支孙尚书该说的话都说了,也并不想真的触怒皇帝,也就依言起身,让出了“舞台”。

皇帝穆桢这才沉沉开口,在满殿肃然中,转向穆明珠问道:“公主怎么看?”

穆明珠清楚,那孙尚书虽然恨她,却也没有恨到这等分数。他今日这套表演,背后自然是有人指点的。当初她带着众监理落了孙尚书的面子,有心人便盯上了孙尚书,或是许以利益、或是威逼以权势,叫孙尚书跳出来做了这场好戏。否则以孙尚书那老头子发昏的脑袋,岂能想出这等动人心肠、置人于死地的台词来?

此时听得母皇问话,穆明珠知道戏肉来了,因徐徐起身,先对母皇行礼,转头目光从众臣面上一一掠过,见为首的杨太尉仍是老神在在的模样,莞尔道:“孙尚书说话舌头短,字音含糊不清,杨太尉莫不是听睡着了?”

杨太尉原本低头立在第一排,双手拢在腰前,耷拉着眼皮,全然是局外人的惬意,忽然被穆明珠点名,身形一僵,有些匪夷所思地抬眸往穆明珠看来,清清嗓子,道:“公主殿下多虑了。殿下有何高见,老臣洗耳恭听。”

穆明珠转向皇帝,正色道:“这背后指示送出这封奏章之人,乍然一看是要置女臣于死地,实则是要祸乱大周。”她侃侃道:“这封奏章一出,势必要引得朝中纷争叠起,进而让大周四境不平。如今豫州武王、潼州毅王等人,扬言要起兵勤王,不正是中了背后之人的毒计?若没有这封奏章,大周上有母皇,下有贤相忠臣,女臣也可从旁佐助,假以时日,必然国富民强。届时是谁不能安睡?而这奏章一出,浑水之中又是何人想要摸鱼?”

她完全没有进行自我辩解。

这是她前世为幽灵时,最初不敢飞远,夜夜看山下村民吵架,总结出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