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雍州生大乱(第5/5页)

杨眉哪里愿意曹根这时候出兵,待张嘴再要劝。

曹根已经道:“丞相,你跟随朕多年,该知道朕心中有多记恨雍州一事。倘若不让朕御驾亲征,朕绝不能安心。”

曹根咬牙切齿流露出的是对雍州的恨意,尤其是对雍州那一对父女。

“正因如此。陛下对雍州的恨意早已迷了心志,决不宜出征,请陛下三思而行。”杨眉一片赤胆忠心,万望曹根能听得进去,万不可一意孤行。

“父亲,这场仗请父亲交给孩儿去打。父亲受的屈辱,孩儿一定代父亲讨回。”眼看皇帝和丞相僵持不下,旁观之人皆不敢作声,害怕无辜受累。

好在终于有一个能够劝服曹根的人开口。

此人正是曹根的长子,曹雄。

人如其名,长得那叫一个彪悍威武。

20出头的年纪,自小跟在曹根身边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也是曹根的得力干将。

“父亲已经是大吴国的陛下,您身上肩负的不再仅仅是一州的安宁,只需要领兵打胜仗即可,而是天下安宁,安定这诸多文臣武将之心。

“只要父亲安好,只要父亲在这京城,吾朝能稳如泰山。”

曹雄相当的会说话,一溜一溜的脱口而出,引得一旁的人点头赞许有加。

曹根看向曹雄,注意到朝臣们赞许的眼神,那比自己挨夸还要高兴,面露喜色。

“丞相以为如何?”哪怕之前跟杨眉争执不下,这会儿要定下事,曹根习惯询问杨眉的意见。

“安王代陛下出征,再妥当不过。”杨眉松了一口气。

诚如曹雄所言,但凡只要曹根在,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安定吴国上下之心。曹雄代父出征,若能大获全胜,何尝不是一桩美谈?

曹根得杨眉同意,心中甚为欢喜,连连点头道:“如此说来,此事就此定下,就让安王代朕出征。”

定下此事,曹根缓缓地走到曹雄面前,一拳砸在曹雄的肩膀,“记住,一定要打下雍州,更要将那萧家小娘子的脑袋给朕带回来。为朕一雪前耻。”

“唯。父亲放心。”曹雄斩钉截铁的回答,透着势在必得。

杨眉的心一直悬着,哪怕换了一个人出征,并不代表杨眉便能安心。

不过好不容易劝说曹根改主意,总是一件好事,至于其他出征事宜,大可容后再议。

杨眉和曹雄也是有几分交情的,私下与他说几句话,叮嘱几声,作为丞相也是份内之事。

“萧家之人,纵雍州已然大乱,仍不可小觑。”私底下,杨眉抓住机会跟曹雄叮嘱一声。

“丞相所言,我牢记在心,定然小心应对。尚未出兵,我必仔细研究萧氏父女,务必将他们吃透。”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雄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明了这个道理。

“我答应过父亲,必凯旋归来,绝不敢忘。”曹雄看得出杨眉的忧心,连连保证。

“小心谨慎为上。”杨眉颇觉安慰,但这还不够,必须小心再小心。

杨眉这一叮嘱,直到曹雄正式出兵之前,几乎一日十回叮嘱曹雄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念到最后,曹雄一见杨眉连忙抢话。

但就是如此,杨眉越发心焦。为了保证这场战事能够取得胜利,杨眉甚至想跟曹雄走一趟,可惜被曹根拒绝。

军师是他的,丞相也是他的,儿子有儿子的军师,别的人曹根用不顺手!

可后来,曹根悔不当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