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言传身教(第2/2页)

在她心里,谢燕还应当是知道真相的,因此阮慈推定,最晚也是元婴便可解密,她自己便是最特殊的金丹修士,而王真人还什么都不曾告诉她,可见金丹修士并不被列为知情之列,但如徐少微、种十六等辈,是否会是例外?

此时再回想种十六招揽阮容时的说话,便更觉意味深长、余韵无穷,也不知太微门想要一统周天,是否和此事有关,王盼盼所说‘会来不及’,是否也是指的这个秘密,更不知王真人那几个徒弟被裹挟叛门时,是什么修为,若也是金丹,那可见金丹修士已可以承受秘密,只是因为许多别的原因,不被告知。

她思绪如此嘈杂,也不曾特别对王真人设防,王真人竟也毫无回应,阮慈便知道这秘密多半是有,只是此时他不会说,先放下此事,又请王真人将《太上感应篇》传授,王真人道,“这功法要传给你也并无不可,以你禀赋若修不得,天下间也无人能修感应功法了。只是感应法十分耗费心力,恐怕要耽误功行,尤其是你,且不说那后三个孔隙,我观你金丹如日,庞大无匹,所需灵炁也是惊人数量,此时你已结丹,又要去比元山收取东华残余,或者还要往宝云海一行,这许多杂事侵扰,还要再修感应功法,你心中觉得可以兼顾么?”

随着阮慈修行步步精深,他也不再事事为阮慈做主,多是任她选择。阮慈心中却是拿定了自己将来必有用处,不可能困于金丹境中,且她如今尚且不知自己第十二阶道基到底融入了什么道祖,心道,“若是修了感应法,说不定可以感应到那十二阶的道种,也是降伏东华剑的第一步。”

想要驾驭生之道韵,自然要壮大己身道韵,又或者是了解其中相生相克的关系,否则一味使出蛮力,恐怕不能奏效。她一向任性而为,既然心中有意,便点头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王真人便也没有二话,将功法付予,道,“此功法常人连入门都是难以办到,但对你却是一蹴而就,不过感应法难以精通,对神念犹有要求,便是以你此时神念,要自如运使也是不易,我本要赐你些法器,但你修为进境太速,如今也用不上了,便把昔日惯使的旧宝赠你。”

说着伸手入怀,掏出一枚玉佩,放到阮慈手心,道,“此佩名为九霄同心佩,颇有些妙用,一来可以将神识九转增幅,又将感应九九归一,理顺思绪、宁静心湖,最是有用,也可放出丝线,在气势场中结出网络,捕捉敌踪。再有些别的用处,只等你自己摸索了,法宝便是这般,你要自己去使,它才心服,越有灵性的法宝,越能揣测主人脾性,落在不同人手中,用处也是不同。”

这还是王真人第一次亲手赐宝,阮慈自是欢喜,将玉佩捏在手中,喜孜孜把玩个不住,咦了一声,又道,“这玉佩可以拆成两个呢?”

王真人道,“是了,名为同心佩,也可供道侣各执一半,只要在琅嬛周天之中,便是远隔洲陆,也能互相牵连交谈、彼此定位,不过威能也会因此减半,而且两人神识都要足够驱使才行,否则距离越远,所需神识越多,也是无用。但若是神识足够,那不用这同心佩也能互相感应,我觉得此用很是鸡肋,从未拆开,不料才到你手上,便被你拆成了两个。”

阮慈将两半玉佩拿在手里,渡入法力,轻而易举便将玉佩炼化,她将其中一半拿给王真人,自己走到屋角,对着另一半念道,“师父好穷呀。”

说完了又笑道,“哎呀,我傻了,该是恩师说话,我瞧瞧能不能听见才对。”

装模作样,轻击了一下额头,仿佛在自嘲笨拙,并非故意说出这话,王真人睨她一眼,究竟也将玉佩贴到薄唇上,微红唇瓣无声翕动几下,阮慈侧耳细听,果然玉佩之中传出那熟悉声线,道,“我看你是真想去守紫翠崖了。”

紫翠崖是紫虚天中最是荒芜险恶的所在,囚禁的都是些凶兽罪徒,阮慈不由大笑,从王真人手中取回玉佩,又合成一个,拈在手中左看右看,喜爱非常,满意道,“我要把这玉佩留给天录,这样我下回出门,便是带不了他,也可时时和他说些闲话,免得他一人在真人身畔,也是无聊。”

王真人不予置评,又道,“天命云子遮掩气机,你那族姐又为你分担劫力,她是你替身,将许多因果担去,代你之危、承你之运,此中玄妙,并非人人都能看破,到底还未曾拔剑,你去各处拜访时,不要说走了嘴。”

阮慈这才知道阮容这替身竟还没有做完,连劫雷都有她的份,不由大惊,明知阮容必定没有性命之忧,但也十分挂心,忙起身告辞出来,预备去各处探访一番,又思及何僮失踪一事,只怕着落在吕黄宁身上处置,还有王盼盼、天录都未探望,竟是分身无术,思来想去,遣了个侍女去七星小筑,自己还是先去吕黄宁那里,也要将自己的势力好生梳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