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古宴视频 提示:论坛体较多(第2/3页)

然后小心翼翼将书本怀揣到怀里,又一路小跑回到房间。

……

钱创正带着满身寒气回家,正想去泡个澡,然后舒舒服服躺床上睡觉时,手机“叮咚”一声,有消息进来。

他随手打开一看,不由得笑笑。

“笑啥呢?”

听到动静后起床给儿子做夜宵的钱妈问道。

钱创飞速打完一行字,“又有生意来了呗。”

钱妈叹气,打开冰箱拿几个饺子出来:“你这生意给我趁早收手,我怕我和你爸哪天得带着你挣的那些钱去赎你!”

钱创心头一梗,“妈你说什么呢,快过年了说些吉利的。”

“赎你还不够吉利啊,你妈我最怕白发人送黑发人!”钱妈低声骂道,忍不住白他一眼。

儿子做什么她是知道的,这种人招人恨,她也是知道的。

钱创不想跟他妈争辩,摆摆手坐沙发上,眼睛看着手机:“哎我这次是普通业务,没有去查人。”

说完,给孙宝宝发个语音:“老板,您想要从哪个平台开始。”

孙宝宝道:“先从论坛等流量较小,但又很会扒料的地方吧。”

她这么一说,钱创就懂了。

钱创不仅坐着侦探生意,更做着水军生意,找他爆料的大小明星可不少,所以自然懂得那一套流程。

“那老板您可不能急着来,这东西若想隐蔽自然,就得慢慢来。”

“这我知道,我不急,听你的,我等会儿把内容和资料发给你。”

孙宝宝挂断电话后,慢慢翻动这本瞧着就上了岁数的书籍。

“明德八年,余前往金陵……徐府太爷乃性情中人,与余颇为投缘……听闻太爷爱鸭,余思三日,做徐鸭。”

“徐鸭,顶大鲜鸭一只,用百花酒十二两、青盐一两二钱……约早点时炖起,至晚方好。速则恐其不透,味便不佳矣。”

“明德十六年,避暑行宫见乡人,乡人清城山沟门村人士,姓蒋名白彦,对余谄媚,余甚是不喜。”

“秋草枯黄,明日圣驾回銮,蒋白彦必有所图。然其毅力非常人能及,予个机会又何妨……”

“蒋白彦无甚天赋,唯有‘忍’之一道能入眼,然其手段令人不喜,乃小道。”

“授蒋白彦徐鸭做法,将《食经》二十八卷借他一览……”

“……蒋白彦这厮,乃无耻小人,念他今日家中遭逢大劫,放他一马!可恨!”

“此等行径,余见之唾之!”

孙宝宝光看文字,就能感受到当时四爷爷心中的憋屈,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拍照保存,然后将书放在一旁书桌上。

她爷当时在空间跟她讲自家与蒋家的恩怨时,就曾提到过四爷爷的这本记事本。

爷爷还说,曾经他为了从五爷爷手上偷到这本记事本,被揍得差点下不来床,因为里头记着先人被蒋家坑的事,太过丢脸。

不过正因为四爷爷五爷爷觉得太丢脸,所以将书藏在书柜隔层,一直保存完好。直到孙国栋年老之时,被他发现。

孙国栋在笑过之后也将这本书放回远处好好保存着。等上回跟孙宝宝说过位置后,这本古籍,才得已重见天日!

孙宝宝靠在床上,想了好一会儿,在下周周二冬至那天的菜单上,打上“徐鸭”二字。

某论坛。

楼主:[不知道有没有姐妹发现一件事,孙家饭店中有二十多道菜和八珍堂一样。

我这里说的一样并不是指菜名一样,而是从制作过程、口味口感、甚至细节的处理都是一样的。

楼主家中也开餐馆,三代做菜,所以对国内有名餐馆的菜色都有研究。从前我和我父亲曾扒过蒋家菜,这阵子我们一家人搬到清城山住,就是为了研究孙家菜。上周把孙家饭店大部分菜都吃完之后,就发现这个有些奇怪的点。

或许还有些姐妹不理解,就这么说吧,那二十多道菜的相似程度,大概率是孙家和蒋家师承一脉,否则很难做到如此相似。

比如那道醋炸鸡,外边好多餐厅也有这道菜,可八珍堂的醋炸鸡在一众酸甜口中简直是独树一帜。我爷爷对这道菜超感兴趣,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研究,可愣是没研究出来。为啥呢,因为蒋家醋炸鸡中所用到的醋不是寻常醋,是加料特制的。

蒋家的蒋游在一次采访节目中也证实了醋确实是独家秘方。

可孙家饭店十二月六号那天出的必点菜醋炸鸡,那股醋香就和八珍堂的一模一样!

你们说,这蒋家原本也在清城山,和孙家一样,祖上还都是御厨,两家是不是有些什么联系?]

楼主:[好凉啊,没人吗?有知道这两家往事的吗?我真的好好奇,来个知道内情的说说呗。]

六神:[姐妹,你抬头看看,凌晨四点,当然没啥人。。。不过你说的两家过往我懂一些,只能说两家关系还真不一般,清城山上了岁数的老人都知道。]

三楼:[本来都快睡着,看到楼上这话,顿时清醒。老人能知道的事儿,肯定很刺激!快讲快讲!]

六神:[我听我太奶奶说过,蒋家孙家当年都是御膳房的,不过……怎么说呢,孙家才是一把手。百年前王朝覆灭,两家同时回到清城山,所以一开始两家其实是认识的吧,那几样菜或许也是两家一起研究出来的?]

五楼:[楼上姐妹说的我们都知道,清城山贴吧中有淘过,其实两家关系并不好,一起研究菜不太可能。想知道的姐妹可以去清城山贴吧搜索“清城山两大御厨世家的一二事”,看完后两家的关系就大致就能知道。]

六楼:[楼上说的以前就有人理得挺清,因为清城山老人多,各种话也是听老人说的,所以可信度很高。而且有个挺迷惑的事儿,前几个月贴吧这个帖子相当热闹,可热度一直被压着……emmm。]

美人:[我的天。。我刚刚看完回来,话说我家祖上也有人是大内御厨房的厨役!就是也我姥姥的姥爷。大内御膳房就是专门给皇帝做菜的地方,不知道我姥姥知不知道这段故事,明天我去问问我姥姥!]

八楼:[楼上姐妹,这一代一代的,你姥姥很可能不知道叭。]

美人:[我家有点特殊,姥姥她母亲是独生女,从小当男孩养大,家里的事情她都知道。而我姥姥又是独生女,和她妈妈一个样,小时候也经常听我姥姥将宫里的事情,她就是听我太姥姥说的。]

十楼:[哇,那楼上家里现在是不是也开饭店?]

美人:[不是……我姥姥的姥爷当年就是一个小摊贩,在京城胡同里做芸豆卷的,当时的太后吃一块后觉得好吃就把我祖上招到宫里,做了十多年太后死了他才出来。]

十二楼:[蒋家如今不行啦,他家原本也只是孙家饭店没开的那几十年起来的,清城山活的久点的人都知道。你们去爬望天村的时候运气好就会听到老人讲古,蒋家当年被孙家吊着打,毫无反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