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最后一组数据(第3/4页)

今晚他们弄透弄明白,明天就能拯救不知多少性命,可偏偏最后一点,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

郑教授站在那里,此刻看着已经快到底的白蜡烛

荒郊野外扯不来电线,这已经是极好的待遇了。

再看外头,四周寂静,夜空茫茫。

这也是安全区域,除了两边值班的人,整个被围着的坡地就在前方

此刻。

郑教授拿着最后解不开的那组实验材料,突然作出一个决定

“咱们可能一直都是对的,只不过差了最关键的数据而已。”

这场数据就是实践。

地雷埋在土地中,位置,深度,状态都不相同。而想要红外感应达到99以上的探测率,最后的精度把握便是关键。

可偏偏,他们拿捏不准这个状态。

不仅这个数据达不到,70都达不到。

最后一点,死活都突破不了。

倘若再给一些时间,郑教授知道他们能算出来的。

就像当年核基地里,大家拿算盘计算数据一样。

可是

一段时间是多久?

在此之前,他研究红外探测三年。

下放之后虽然暂停了,但时不时也常在思考。

到了军区,又研究了一个多月。

如今,又哪里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能等着他呢?

谁也不敢保证下一秒就能出结果。

如今说出这句话,里头蕴含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两个打着哈欠的老头耸然一惊:

“老郑你疯了!”

什么最关键的数据?不就是想走捷径,亲自去雷区探索吗?

郑教授忽然回过头来:

“那不然呢?”

他指着自己的手表,压低声音道:

“再有4个小时天就亮了。”

到时候。

他们要眼睁睁看着那群娃娃们送死吗?

这话一说,两人都不吭声了。

都是跟自家孩子一样大的年纪,眼睁睁看他们去趟雷

谁忍心啊?!

两个老头对视一眼,同时一咬牙。

“同去!”

数据采集量太大,郑老头一个人,运气不好的话,还没采集到,估计就要

他们三个人,总有个成功的概率的。

再不行,拼拼凑凑,又能给后来者省出大把功夫。

而那让红外探测仪器提前面世的时间但凡多一天,说不定就能少牺牲些人。

郑老头也没反驳,此刻只嘟哝道:“可不能后悔啊!”

三个老头对视一眼:“多大年纪了,后悔什么呀后悔,老子就后悔自己不是个天才。”

他们这区域是最靠近禁区的,当时三位老人家倒也没别的意思,就想着离得近,探测效率高一些。

如今倒恰好给他们一个机会。

夜晚巡逻的人并不多,谁也不会防备他们三位搞科研的老人家。

其中一位用了点小手段,将帐篷从后边无声无息的打开。

接着,三位科研大佬如同小偷一般,慢吞吞向雷区里面爬过去。

三人摒气吞声,连交谈也不敢,只随身各带一组零件,慢吞吞摸索着,爬行着,仔仔细细记下不同区域的各种反应

时岁丰在梦中突然惊醒。

他瞬间清醒过来。

三两下穿好衣服就走出帐篷这是他的特殊直觉,不知曾救过他多少回性命。

此刻。

外头寂静一片。

虫鸣和风声之外,再无一丝其他的气息。

但是

借着旁边火堆的光芒,他隐约能看到雷区边缘处似乎有什么黑影在动。

此刻眼神一凝

“把手电筒给我。”

身边巡逻的战士赶紧将手电筒递了过去,而当他大步走近,将灯打开

三个满身泥土的小老头还在边缘处,就着根本看不清的月光,在笔记本上盲写数据呢。

总的反馈数据在他们心中自有一条条的轨迹,如今三人凑在一起,虽然不敢说话,却已经看到曙光了。

他们齐齐在心中感叹

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天才,竟能想出这种设计方案,对实际数据的需求远大于一般仪器,但准确率却能高达100!

最可怕的是,这种思路不仅仅能应用于这个名叫红外,却不仅仅应用了红外技术的探测仪上。

三人激动地不行,仿佛已经开创了新的科研方向!

而此刻,突然一束白光照过来。

灰头土脸的三名研究员一愣。

时岁丰脸色严肃。

“各位教授,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这里很危险。”

郑教授深知时岁丰说一不二的脾气。

若是别的,他还能打两声马虎眼,争取一下时间。

可时岁丰在那里,想都不用想。

他二话不说便向里头又爬了两步:

“我就差这最后一组数据了!”

而此刻,手中不完整的那部分零件,突然发出了尖锐的滴滴声!

嘀嘀嘀!

郑教授一愣。

下一刻。

他整个人天旋地转,剧烈的轰鸣声带着土壤野草劈头盖脸的砸下。

而前方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让他的眼睛都下意识紧闭起来。

身上也沉甸甸的。

抬头一看,时岁丰正趴在他的身上。

光洁的额头上,一缕红色的血液正顺着发际线静静流淌。

下一刻,便有七手八脚的战士们涌上来,急急忙忙将他拖到一边。

“医务兵!快点儿!”

郑教授腿都要软了。

到底是坐研究室的,哪里见过这样真实又惨痛的场景?

他慌忙问道:“人!人怎么样?!”

这多好的小伙啊,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医务兵迅速赶来,此刻看着时岁丰后背上一堆伤痕,再检查一下身体,过了好久,这才松了口气。

“没伤到内脏。”

但是身体其他地方,失血的面积也太大了。

身边无一人谴责,但三位老教授却自觉心头脸上都火辣辣的。

而这时,慌忙的郑教授连忙借着打开的大灯,摊开自己手上的笔记本!

他趴在地上,就将之前盲写的数据重新一一更正。

顺带对另外两人叫道:“快!最后一组采集到了!数据汇总!”

两名教授一听,也毫不顾及形象的趴了下去。

三人凑在一起,将所有的数据汇聚成一条条的线路。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然大亮。

时岁丰早已做完急救措施,被送往附近的军医院。

眼前新换了一名在车上跟他说过话的负责人。

郑教授拉着他的手。

“再拖延两个小时!”

如今已是上午7:30点。

准备上战场的战士已经整装待发。

郑教授却牢牢攥住他的手。

“再拖延两个小时!”

“有了刚才的数据,我们的红外线探测仪马上就好了!”

“到时候,不需要大家用命去填了!”

他说的这样郑重,然而负责人并不敢完全相信,战士们这种英勇赴死的士气也不可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