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5页)

“再过几天吧。等等,你这是啥意思?你这是恨不得我立刻马上就走?坏虎头!你居然不欢迎我回来!”赵桂枝说翻脸就翻脸,“我给你做了那么多的好吃的,我对你多好啊,在外头都惦记着你,你居然不想看到我!”

心痛到窒息……

怎么说呢?得亏赵桂枝的那些亲戚不在场,不然一定良心建议她穿回去参加戏精的舞台。

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孩子,当场就被吓懵了。

懵圈过后当然是道歉,虎头声泪俱下的表示自己真的没有不想看到二婶的可怕想法。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虎头赶在赵桂枝开口原谅他之前,他毅然决然的道:“二婶!要是你往后没有孩子,我会给你养老送终的!”

赵桂枝:……

什么叫做孽力回馈?这就是!

果然,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欺负孩子的人,活该被孩子的话给噎死。

赵桂枝满脸迷茫的飘走了,她想一个人好好静一静。

+

在乡下过大年还是很快乐的,尤其江家这边非常和睦,全家人的关系都很不错。连刚进门不就的黄氏,除了胆子略小一些外,也没什么旁的缺点。再加上还有活宝一般的虎头,以及胖肉团子虎脑,整个过年期间,江家上下都是乐呵呵的。

自然,正月里是要回娘家的,薛氏和黄氏都回了一趟娘家。

薛氏倒是没什么,就是虎脑的年岁还小,怕中途挨冻生病就糟糕了,因此没带上他,只带了江大郎和虎头一起出门,隔了两日才回来。

这也是虎头在整个年关里,难得的休息日子。

黄氏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

她是新嫁娘,刚进门也就是个把月光景,也是头一次碰上正月回门日。因此,江母相当重视的准备了几样礼物,这里头还有特地从江奶奶嘴里夺下来的……咳咳,是赵桂枝从府城带来过的高级点心。

总之,江家对于这个小儿媳妇也是表现出了极高的肯定,可就算这样,黄氏从娘家回来时,脸上还是带了泪痕。

三郎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大概就是黄氏先前那个未婚夫家里又去闹了一场。

“还嫌不够?他们到底想干嘛?”赵桂枝可不光是从江二伯那头知晓了个大概情况,后来也私下询问过周生生。哪怕对她坑人的技能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事实上后续情况还是大大出乎了她的预料。

周生生啊,不光折腾了那两家,还摆出了一副“渣男贱女百年好合”的态度。

介于周家在孝义镇的地位,在周生生以及她特地邀请过来的官媒配合下,成功的撮合了这一对。

——你俩不是真爱吗?真爱就应该一生一世一双人。

——要什么孩子呢?孩子就是讨债鬼!没有孩子你俩才能幸福一辈子!

——在一起!在一起!

那头搞了一出事儿,最终结果却是跟真爱在一起了。

赵桂枝初时都不认为这是报复,试想想,两个人互相喜欢,然后他们在一起了。这算哪门子的报复啊?当然,这么一来,确实渣男那边不会再来找黄氏了。

结果呢?

打脸来的是如此之快。

三郎苦笑一声,他知道有些事情他媳妇儿不方便出面说,事实上他媳妇儿从娘家回来后,就躲进了屋里,这会儿也只能由他出面说清楚。

“李家那边,就是想要抱孙子呗。本来是想着先娶个能生的,把孩子生了,香火能传承了以后,要么休妻要么把人悄无声息的逼死,之后就能娶姑家表小姐了。可被周大姑奶奶这么一折腾,他俩提前在一起了。”

然后就没有孩子了呗。

但又不能不在一起,一方面是周家以权势相逼,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事情已经被捅破了,而女方那头还是要脸面的。

他们家本来就是孝义镇的人,闺女被夫家以无法生育为由退亲已经很丢人了,就想着再将闺女嫁出去,好全了这份脸面。本来,说给闺女的舅家倒也不错,街坊邻居都听说了,哪怕低嫁好了,再嫁的标准本来就跟初嫁不同,倒也没什么好说道的。

可谁知,舅家的表兄居然是有未婚妻的,还设计了这么一出缺德冒泡的计谋……

到了这一步,除非亲事立马成,不然自家的闺女是无论如何都别想再嫁出去了。

但她没办法生孩子又是事实,嫁到了舅家后,原本高看她一眼的舅舅舅母和表哥都变了态度,就连早先格外疼爱她,得知她被夫家休弃后帮她辱骂夫家的外祖母都恨上了她。

整个年关,李家那边就处于风暴眼之中,吵闹声接连不断。

这要是换个受气包小媳妇儿,指不定能被这一家人给逼死。偏生这还是不好惹的,面对指责,李家人说一句她能顶十句,口口声声说这一切都是李家该得的,自己什么错都没有,因为她和她的娘家又没有任何欺瞒行为。逼急了,她能从灶膛里抽出一根烧火棍,说要跟全家同归于尽。

于是,拿捏不住自家媳妇儿的李家人,扭头就把怒火喷向了黄氏的父母。

一想到自家的香火可能会断在这里,李家人大过年的跑去黄家门口骂娘,口口声声表示是黄家人害惨了他们,本来最多也就是死一个黄氏,就那样还能留下后代呢,现在可怎么办,他们家啊,要绝后了!

江家众人:……

这个逻辑吧,莫名的好像有点儿熟悉,仿佛在哪里瞧见过一样。

三郎叹气:“我丈人家也想了法子,其实他们倒不怕李家人,黄家人丁也很兴旺,先前还打了一架,把人轰出了村口。本来,他们都不想把这事儿告诉我媳妇儿的,可今个儿回门时,那边有个碎嘴婆子见咱们提的东西不少,就说我媳妇儿可算是享福了,害得人家绝后没啥,还害了父母白白遭罪,大过年的被人骂……”

“我猜,碎嘴婆子的原话肯定不是这样的。”赵桂枝扭头对江母说,“三郎真不愧是读书人,虽然没读出个名堂来,说话倒是文雅得很。”

江母本来可生气了,就算人家骂的不是她,但她小儿媳妇莫名其妙的叫人说了嘴,以她的暴脾气,她都打算逼问三郎这话是谁说的,回头好骂上门去。

结果,赵桂枝冷不丁的来了这么一句话,直接给她气乐了。

“你这算是夸他还是骂他?”江母忍不住怼她,“得亏李家看上的不是你,不然你不得把人家的头打爆了?”

赵桂枝非常赞同的点头:“那可不?我保证就跟那盛夏瓜田里熟透了的瓜一样,一棍下去爆掉一个,满地流淌着鲜红的西瓜汁。”

这个场面……

稍稍脑补就感觉画面一下子就惊悚了。

仿佛画风直接从老娘舅跨越到了犯罪心理。